}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编者按 在2月11日举行的全国统计工作会议暨国家统计局党建工作会议上,来自相关部门,省级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司级行政单位、在京直属企事业单位的代表们齐聚一堂,作了精彩的交流发言,分别介绍了在2024年统计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做法。本报特摘登6位代表的发言,以供交流借鉴。
近年来,民政部制定修订多项打基础、管长远的统计工作制度和配套措施,统筹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实,逐级压实防治统计造假责任,为确保民政部门统计数据质量提供坚实制度保障。一是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成立由分管部长担任组长的民政大数据分析应用领导小组,探索再造统计生产流程,推动整合数据资源,提升系统谋划、科学决策效能。二是夯实统计制度基础。聚焦落实防治统计造假责任、数据质量控制和数据共享、发挥监督职能作用等任务,接续修订民政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和评价办法,印发民政部《关于加强和完善民政统计工作全面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意见的措施》等系列文件,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三是优化统计工作机制。统计工作由民政部内设综合统计机构归口管理,形成对内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对外整体把握、主动衔接,对下统一部署、全面组织领导的工作格局。通过部长专题会、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传达学习统计领域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确保全国统计工作部署要求切实贯彻到位。
上海市统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在国家统计局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有力领导下,积极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不断加强新经济、新领域纳统覆盖和统计改革创新,持续提升统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切实减轻基层负担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贵州省委、省政府将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改革纳入为基层减负重大工作,贵州省统计局牵头负责,全面排查整治各级各类报表,坚决取消可有可无报表台账,全面压减填报指标,构建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开发数据采集平台,建立部门协作工作机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2024年,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落实国家统计局党组党建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汇聚起走在前、作表率的强大合力,为推进安徽调查事业改革和创新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024年,我们坚持不懈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矢志不渝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治统计造假重要批示精神,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推进统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防治统计造假刚性制度实现重大突破。
这一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先后实施。这两部重要党内法规首次对防治统计造假作出规定,从纪律规矩上增加了统计约束的维度。统计法紧锣密鼓走完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程序,顺利完成第三次修订,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31号主席令公布施行。新修改统计法明确了党对统计事业的领导,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计工作决策部署的制度成果和创新实践上升为国家意志。关于建立健全防治统计造假刚性制度的实施方案将以8部委名义联合印发,必将进一步筑牢源头防范、过程管控、技术赋能和事后追责的全链条数据质量防护屏障。
2024年,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改革的各项举措,通过机制创新、技术赋能推进基层基础建设,确保数据质量,提升调查能力水平,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进机制创新,夯实基层基础。四川总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统计局关于防治统计造假、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智慧统计建设等一系列工作部署,因地制宜,不断推进工作机制创新。创新党建业务融合机制,建立具有国家调查专业特色的“功能型党支部”和调查网点星级管理新模式,以党建品牌创建引领业务创优。创新局队一体推进国家调查工作机制,在业务检查指导、信息化建设共享、干部交流培训等方面省市局队加强统筹谋划、协同配合,不断完善国家调查条件保障。2024年,四川在未设国家调查队的县(市、区)新增地方编制内国家调查机构11个、专职工作人员60余名。创新业务培训机制,建立全省首个国家调查实践基地,采取专家讲解、“情景剧”演示、“一对一”指导等方式,结合学习宣传贯彻新修改统计法,加强统计法治教育和业务实践演练,提升一线调查人员业务能力和抵制违规干预统计数据的自觉性。创新工作薄弱地区联系指导机制,针对民族地区基层调查人员能力不足、调查网点分散、调查对象沟通困难等问题,总队党组重点联系指导,选聘懂双语、责任心强、熟悉当地情况的辅调员充实基层调查力量,通过双语看图、语音记账等方式解决部分调查户不懂汉语、代记账率高的问题,一地一策、一事一策帮助基层克服实际困难,不断提高源头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