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统计局 宋彬:
版次:04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5年02月12日
上海市统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在国家统计局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有力领导下,积极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不断加强新经济、新领域纳统覆盖和统计改革创新,持续提升统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新经济、新领域纳统覆盖。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家统计局深化统计改革工作方案要求,结合上海实际积极谋划实施举措,充分发挥上海作为世界观察中国经济的窗口作用,聚焦新经济、新领域,落实统计现代化改革任务。一是加强新经济、新领域纳统覆盖。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为契机开展新经济、新领域纳统工作,市区联动提质增效,部门协作同向发力,结合税务数据进行交叉匹配,在统计云平台上海节点创新搭建“准规模”模块工作机制,2024年末上海纳入“一套表”统计的“三新”单位3.2万家,比2023年末新增3200余家,连续3年“三新”单位数占比过半。二是完善数字经济统计。落实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制度(试行)》要求,开展上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测算,更好反映上海数字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效益。三是开展新领域、新业态研发统计探索。从企业创新主体角度切入,深入剖析上海外资研发中心、规下科技型企业、贸易型总部、金融业企业等创新主体研发活动特点,探索统计方法新路径,为国家新经济、新领域研发统计改革提供丰富的实践样本。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扎实开展新经济、新领域统计监测。围绕党中央交给上海的3项重大任务等国家重大战略和“五个中心”建设重要使命,开展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统计监测。一是深化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会同苏浙皖统计调查部门编制一套由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示范引领等六大模块共49项指标构成的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标体系,定期监测并发布年度指数。构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有效监测和反映示范区一体化发展成效。二是推进浦东新区统计综合配套改革。探索建立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推行与国家制度相衔接的提高部分行业纳统标准试点工作,开展新兴金融业统计调查试点,选取外资企业开展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统计试点。三是强化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统计监测。紧贴习近平总书记对临港新片区提出的“五个重要”战略定位与目标要求,构建特色统计指标体系并开展年度指数测算和跟踪监测;研究境外服务交易、离岸贸易等新业态统计方法,试点开展离岸贸易统计监测。
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化新经济、新领域统计改革创新。认真落实国家统计局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部署,深入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一是稳妥推进碳排放统计核算。借鉴国际重点城市碳排放统计核算经验,优化完善上海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和工作机制,开展能源活动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核算,推进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核算。二是探索开展城市更新投资统计。界定城市更新投资统计范畴,制定上海城市更新投资项目筛选标准,并对近年来城市更新投资情况进行统计监测,科学评估上海城市更新工作推进成效。三是有效提升平台经济统计服务效能。瞄准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优先发展方向,研究制定生产性服务业平台分类标准,形成产业垂直赛道服务、工业品数字服务、大宗商品交易、专业服务、商务服务等五大类平台并开展统计监测,为上海推动平台经济发展分类施策提供统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