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晓霞/文
在3月4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发现,除了传统电视台“长枪大炮”式的摄像、摄影机之外,很多媒体记者手里都多了一套精致的小设备。靠着一个手持稳定器加一部手机,就能实现一个自媒体的直播,如果要实现双机位采访,再加一个稳定器就可以完成。 “直播”,在我们传统的概念里,在重大社会事件发生的时候,一般都是由电台或者电视台来进行的。而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直播的概念有了新的拓展和发展,各大互联网平台都开辟了自己的直播平台,各种专业的直播APP纷纷应运而生。而直播的主体,即传统意义上的主播,也从广播电台、电视台的主持人变成了普通的大众。 今年两会,文字和图片将不再是记者唯一的传播信息的方式,更多的记者将选择“直播”这种图文结合、更形象生动、更具有现场感和即时性的传播方式。《工人日报》记者林琳说道:“今年是我第一次上两会,身边的朋友知道这个消息以后,纷纷要求我直播对一些代表委员的采访以及发布会,这让我开始尝试使用‘全网直播厅’来进行直播,大家在我的直播间都纷纷点赞。而且对于我们而言,这也是一次媒体融合的新尝试。”在被问及今年两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时,《环球时报》记者齐潇涵面对林琳的手机“镜头”侃侃而谈,她告诉记者,“没想到自己也从采访者成了采访对象,这种直播形式新颖有趣,一定会受到受众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