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讯/文
3月的敦煌,属旅游淡季,小城清净,著名的“敦煌夜市”出摊的商贩不多。但夜幕降临,夜市仍是热闹去处,单是一家家热情招呼的烤肉店就是一景。朋友说旅游旺季一到,每家都是吃客盈门。 一天闲逛夜市,溜达到一个木雕木刻画摊位。摊主是一位年轻姑娘,正低头专心致志地刻着一个飞天木板画。 飞天是敦煌木雕木刻画的主要题材。美妙如仙的飞天,在敦煌壁画里脸型或清秀或圆丰,身材修长曼妙,腰姿婀娜柔软,衣裙纷飞飘曳。飞天的造型多姿多彩,有单飞有群飞的,有逆风飞有顺风飞的,有脚踏彩云徐徐降落的,有翘首挥臂凌空而上的,有手捧鲜花穿越云霄的……飞得那么轻盈巧妙、潇洒自如。如今这些飞天都飞临到大大小小、色彩不一、或圆或方的木雕木刻画里。 刻刀在姑娘手里灵活地运动着,锋刃穿行在美妙的线条里,在人物不断地凸显中,鱼鳞状的露白也不断扩大,姑娘不时地吹去木屑,好久才发现了我这个很有耐心的顾客。 其实不是多么有耐心,而是看这样的雕刻,是一种艺术享受。 姑娘看我对她的画很感兴趣,便放下雕刀,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来……聊着聊着,不知怎么话题就拐到了姑娘的“艺术人生”上。她今年30岁了,10年前孤身去西藏学唐卡制作。“可惜学的时间太短,没学会!”姑娘毫不掩饰自己的遗憾。 回到敦煌,开始学木刻画并摆摊经营起来。随着岁月的时光,她一刀刀刻到了今天。 “可以说吗?每年平均下来能挣到多少钱?”我问。 “我们实际上每年从5月到10月只有6个月能挣钱的时间,有旅游的人才有生意,人多生意才好!扣除各种费用大约有10万元吧。” “这在敦煌应该不算少吧?” “还行,主要是还要还房贷,孩子的花销也费钱。我先生也和我干一行,他也刻画也摆摊卖。都是想趁年轻多干点,不然年龄一大,眼睛会花,颈椎也受不了!甚至我还担心,我们刻画用的杜鹃木会不会用光?” 杜鹃木木质细腻,是木雕的最好用材,不开裂不变形,对姑娘这样的民间艺人来说,杜鹃木若没了,手艺就无用武之地了。“因为总是担心杜鹃木越来越少,家里到处都堆满了杜鹃木,这也积压很大一笔钱。”姑娘不无担忧地说。 知道了这些木刻画背后的故事,才感到这一刀刀的不容易。没得说也没论价,爽快地买了两块飞天木刻画。 姑娘着实朴实,看我喜欢木刻画,指着不远处的一家铺子告诉我,那是这条街木刻画最好的一家,老板是申洪杰老师。 承蒙姑娘的好意,我走进了申洪杰老师的那家画店。这里真是令人大开眼界,作品太抓人眼球了!那飞天、虎狼、反弹琵琶、洞窟佛像……形神俱佳,魅力夺人。每介绍一幅画,他总是让我摸一下,然后问手感,我的手感若对头,他的脸上就露出一丝得意和享受的神情。有一挂在钢丝网上的木刻画《猴王》,一眼望去有呼之欲出之感。申洪杰老师说:“当时在峨眉山看到这猴王,赶快掏出相机拍,没想到那猴王忽地跃起,竟一掌把我推出好远!” 经过这么多年的“刀耕”,申洪杰老师具备了深厚的艺术功力,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更可贵的是,在敦煌这条云集着60多家同业的商业街上,他可以说已是“笑傲江湖”,但依然不断地思考如何表现新内容、运用新方法。“我的追求是,大家从我这里买走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这样的作品、这样的追求,不就是有了自己的艺术人生吗? 走出申洪杰老师的铺子,他不经意间说的话让我感慨良久:“人到中年,就是想发现几个有天赋有爱好的好苗子带带。一种艺术有传承才能有发展。”他追求艺术薪火相传的韧劲,感动着我! 走出夜市,想象着两个月后,这里旅游大潮人流涌动,无数的木刻画将随着游人飞入无数的“寻常百姓家”;也祝愿那位姑娘和申洪杰老师,在一刀刀激扬起的木屑中,刻出飞天般潇洒自由、幸福美满的艺术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