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舟/文
看3月10日上海卫视崔永元主播的“东方眼”,有这样几段对话,大意如下: 观众甲:小崔,我的孩子是女儿,您如果也是女儿,她出嫁您会心痛吗? 崔永元:不用“如果”,我的孩子就是女儿。看到别人女儿出嫁的时候,当父亲都咬着牙很痛苦,我就劝他们,别伤心,反正也没离开多远,结果劝着劝着,他们反倒来劝我,因为我哭了。他们说其实你是在劝自己。父母爱孩子怎么才算爱?其实就是尊重孩子的选择。 观众乙:我的家庭比较传统,我在国外读书观点比较开放一点。在我的婚姻大事问题上,但凡我喜欢的,我妈妈会有一些偏见,这时候我是应该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还是服从家里的相关规定呢? 崔永元:我是过来人,我劝你,可能还得遵从你自己的想法,因为爸爸妈妈不可能跟她过一辈子,但是你要和她过一辈子。当然你也可以听父母的想法,这样你就可以和好多人一点一点地过一辈子。 观众丙:我不是不想结婚,关键是结不起婚。房子的压力,彩礼的压力,我们都是付不起的。父母抛给我们的话是四个字:自力更生;丈母娘抛给我们的话就是:没房滚蛋,有房嫁人。这种社会风气您怎么看? 崔永元:你面临的是一个特别具体的问题,没房没车,我觉得别说丈母娘,就是女朋友能同意就不错了。但是这种局面的好处是,给你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你可以找那种她不在乎你有车没车、有房没房,父母也不在乎这个的女孩子,还有就是更简单的,就是她有房有车。 崔永元以他特有的幽默和“说人话”,片言只语回答了几个特有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一个焦点——选择。尊重孩子的选择才是爱,选爱人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选朋友选择不那么物质的人,看上去都很常识的回答,细想都很深刻,而且知易行难。 最近,儿子带着女朋友和她的父母亲来见我这个未曾谋面的亲家,更重要的是同步就领证登记结婚了。我们大家见了面,吃了饭,随机照了像,之后到登记处,两个孩子领了结婚证。说起这件事,有朋友说您这太简单了,之前也没有细了解了解?我嘴上没说啥,家家各有自己的做法,解释不必。但心里想的是:孩子的爱情和婚姻之事,家长最好别人为地把简单搞复杂了。再说都是过来人了,想想当年自己处于今天孩子处境的时候,是怎样希望爸爸妈妈遵从自己选择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当然,作为孩子认真听听老人言是有好处的,不是有这么一说嘛,“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作为老人该说的也应该说到位,天下父母心嘛。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崔永元那话靠谱:爸爸妈妈不可能跟她或他过一辈子,还是孩子自己跟她或他过一辈子。 当然,不管是孩子自己选择还是父母包办的婚姻,都会有好有坏,不可能自己选的就百年好合,父母选的就劳燕分飞。但尊重孩子的选择,他们婚后好就好好过,家长自然乐见其成;一旦不好孩子会自己吸取教训、在领悟中成长,父母也免去了“越俎代庖”后果不佳的内疚。从感情上说,在家长面前多大的孩子也是孩子;但理智上家长要看到孩子在长大,要多给自己一些对孩子的信任。最近一朋友全家三口旅游归来,问感觉如何,答总体很好,小有遗憾是,自己爱看的景点和孩子有冲突,孩子想自己单独行动,但担心有闪失,只好顺着孩子的爱好了。朋友说,后来想孩子都大小伙子了,应该相信他,自己那么大的时候不已经在东奔西走、忙碌生活了吗。 从缘分的角度,当家长的也更该看开一些,想开一些。俗话说“千里姻缘一线牵”,男人与女人姻缘相遇的偶然和必然有时很玄妙,不是可以像数学题那样一步步条分缕析解开的。你看那些婚恋节目的名称:“偏偏遇见她”,“百里挑一”,“我们约会吧”,没有缘分,怎能偏偏遇见,怎么就百里挑上,怎么去约会?而且就是遇上了,挑上了,约会了,走进婚姻殿堂还有多少变数谁会知道?再说,走进婚姻殿堂也不保证都是白头偕老啊!当然人生这条路上,怎么走事在人为是要务,但不可否认概率、缘分这东西。实在天意不可违的时候,想想这些也是很好的开心良药。人一代代走过来,有很多惊人的相似,既如此,尊重孩子的选择,包括尊重别人的个性、想法、说法,对自己减压,也是自我尊重、好自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