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余成瑶
“咱们镇的环境真是越来越美了!今年过年没外出旅游,我们就在家附近的公园遛遛,没想到这里的风景很上镜,感觉家门口也能拍大片!”随着相机快门“咔嚓咔嚓”按下,一位摄影爱好者开心地说。 他提到的“公园”,是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潮白河绿化带公园。公园开放一年多以来,宽敞整洁的小路、别具特色的当地非遗雕塑、四季景观造型、定时亮起的燃灯塔和水文塔等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逐渐成为居民休闲游玩、享受生活的好去处。 潮白河绿化带公园只是西集镇进行环境提升的一个缩影。 京杭大运河环绕的西集镇,是一个拥有2000年历史、挟京津冀咽喉要道的古老乡镇。近年来,西集镇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坚持生态建设与地区发展并重,2016-2019年绿化面积达到8919亩,2019年初成为通州区第一家获得“首都森林城镇”称号的乡镇。 近两年,该镇持续巩固“首都森林城镇”创建成果,不仅新建了7万多平方米的潮白河绿化带公园、逾25万平方米的西集镇中心公园等绿化公园,还对全镇环境进行深度“美颜”,在多处景观点增种了花期更长、颜色更艳的北美海棠、西府海棠、月季、紫叶李等树种,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美丽生态乡村。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镇绿化工程施工进度放缓,区园林绿化局积极统筹协调,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抓进度、赶工期,去年一年,西集镇平原重点区域造林绿化面积为2160.11亩,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工程第四期建设面积达到753.51亩。”西集镇林业站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据了解,经过9年的平原造林,西集镇绿化面积已由原来的32.07%提升至目前的48.45%,逐步营建了四季有景、生物多样的近自然森林。 在对大环境绿化美化的基础上,西集对镇域内道路绿化也进行了改造“升级”。 “我们响应国家就地过年的号召,今年春节没有回老家。一大早我们就从通州城区出发,一路向东,不到两个小时就骑到了这里。进入西集,感觉绿荫小道、骑行道比以前更宽、更绿了,骑行也更有安全感。”大年初一,一群留京过年的骑行爱好者在西集镇骑行绿道上歇息时兴奋地表示。 与他们有同样感受的是镇里的骑行爱好者郑玉莲。她每天沿着绿道骑行上下班,有着近20年骑行经验,可谓是见证了骑行道路的变化,“从以前的砂石土路到现在的沥青绿道,随着骑行道路的不断优化,我们的队友也从十多人壮大到了上千人!” 不得不说,这些变化得益于近几年首都地区环线调整公路(通州段)绿化项目以及西集镇廊道绿化加宽加厚工程。 “作为区园林绿化主体项目,2019-2020年,镇域内环线调整公路绿化面积为630.27亩,廊道绿化加宽加厚工程达到39.42亩。2021年,全镇平原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工程预计建设550亩左右。”西集镇林业站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这些道路绿化的实施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骑行爱好者。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首个“首都森林城镇”,西集全力建设生态品质小镇,努力成为城市副中心后花园,一系列绿化美化工程的实施,为副中心进一步完善生态格局贡献了“绿色力量”,助力全区向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目标不断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