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长新 朱丹\文
乐平市位于江西东北腹地,地处“南昌-九江-景德镇”金三角区域,属鄱阳湖平原低丘陵地区,一江横穿东西、七河纵贯南北,土壤平坦肥沃,非常适宜种植各类蔬菜。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乐平市持之以恒地实施“兴菜富民”战略,按照“纵抓产业、横抓市场、龙头带动、科技支撑、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倾斜,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蔬菜已成为乐平市农业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 延伸蔬菜产业链 在巩固老蔬菜生产基地的同时,乐平市狠抓新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近几年来,采取引进公司,由公司推动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农户的办法在众埠、鸬鹚建立了近万亩新蔬菜生产基地,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呈不断上升趋势。至2016年底,全市全年蔬菜种植面积达34.2万亩,总产量113.7万吨,总产值达13.8亿元。蔬菜批发大市场交易量达60万吨,交易额达13亿元。农村人均蔬菜收入超2000元,重点菜区农户年均收入达3万元的占70%以上,超4万-5万元的占40%左右。蔬菜远销国内外。 蔬菜加工一直是蔬菜产业发展重头戏。十几年来,乐平市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不断培育和引进加工型蔬菜龙头企业,用工业化理念抓蔬菜加工产业。经过不懈努力,全市先后引进10多个蔬菜加工龙头企业。这些蔬菜加工企业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之路,既壮大了公司自身经济,又调动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及农户对蔬菜种植的积极性。目前,公司经营成绩较为显著的当属江西绿乐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在乐平市金山工业园投资6000万元建成了一个占地100余亩的加工厂房,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公司脱水蔬菜加工生产规模进一步得到提升,加工品种由单一的莴笋向辣椒、黄瓜、萝卜、黄蜀葵、黄秋葵、四季青等多品种、多季节方向发展,蔬菜年加工量已达6000余吨。同时,公司还在众埠建立了1500亩蔬菜生产基地,并与多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了1000亩黄蜀葵订单生产基地。 拓展蔬菜销售半径 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蔬菜产量的快速增长,蔬菜销售成为菜农最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实现全市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为此,乐平市以市场经济的理念谋划蔬菜产业,反弹琵琶,着力抓好销售,扩大了乐平蔬菜的销售半径和鲜销量。 当地引进江西中远现代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乐平蔬菜农产品批发市场,一期投资3.2亿元,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已于2015年8月份试营业,目前运行良好。新市场的建成投入使用,标志着全市蔬菜产业市场营销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为了让乐平蔬菜“走出深闺有人识”,他们还大力发挥经纪人的纽带及销售大户的外销作用,鼓励他们在一些大、中等城市蔬菜批发市场设立直销窗口;同时,开通了中国农业信息网、十亿农网、绿篮网、全国农产品信息网和乐平蔬菜批发市场网,使得全市蔬菜产业迈入了信息时代,为全市蔬菜产销构筑了一个新型的服务平台。 强化蔬菜科技支撑 为增加菜农蔬菜种植的技术含量,乐平市按照全省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的统一部署,选择了集中连片的设施蔬菜基地百乐村、华家村开展了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加快蔬菜品种更新步伐,以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为平台,积极引进和试种一些新的蔬菜新品种,并及时进行推广;不断普及推广蔬菜新技术,在施肥方式上、杀虫方式上和种植方式上进行创新;大力发展设施反季节蔬菜,实现核心实验区百亩大棚增加产值200多万元,并涌现出规模超10亩以上的蔬菜大户100多户。 为加强蔬菜质量监控,乐平市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落实绿色农产品技术责任制和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包括专人负责检查、生产档案记录、业务培训、农产品质量抽查、违规处罚等。目前,全市共涌现出38家“专家农资商”和“植物医院”。同时市蔬菜质量安全检测站跟踪对蔬菜生产全过程进行检测,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如今,乐平的特色农业基地打造取得了长足发展,他们正在全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菜园”、进一步夯实“江南菜乡”的路上大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