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明
今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抓好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什么是深化?就是向更深的阶段发展。我们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中要突出重点、统筹结合,不断达到更高的理性和科学认识、更深的思想和情感认同、更实的工作和实践成果。 抓住重点,把握要义求深化。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与时俱进推动思想理论创新。在学好党的重要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当前,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首要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各级党组织要抓好理论宣传普及,深化理论研究阐释,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在真正把握核心要义、切实成为思想武器、自觉作为行动指南的持续用力中,把学懂弄通做实不断推向纵深。 完善机制,常学常新求深化。理论学习既要靠个人自觉来保证,也要靠有效机制来促进。要建立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机制、党员干部集体学习机制、“三会一课”学习机制、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机制、各类理论学习融会贯通机制等,推动理论学习有制度、成习惯,谋深入、见实效。特别是要针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峻形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社会主义是密不可分的,把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教育,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有机结合、一体推进、相辅相成,从而使党员干部对党的创新理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常学常新、坚定信念,在思想上精神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弘扬传统,追根溯源求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扬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刻揭示和自觉遵循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历史逻辑,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韧承载中华文明再创辉煌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光辉典范。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推进过程中,要注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从而真正领悟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更加清晰感知我们党坚定执着“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在历史的纵深中整体、立体地把握党的创新理论。 领导带头,领学促学求深化。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笃学笃行的模范行动,是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深化学习教育的标杆。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是提高思维层次、党性修养和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切实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性认识上,防止身子进了新时代、工作还是老套路。要言行一致、以上率下,要求普通党员深化理论学习,自己必须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铢积寸累、日就月将,水到渠成、融会贯通。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感悟真理力量、坚定理想信念的必修课,带头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做到“两个维护”、永葆政治本色的必修课,带头把学习成果落实到干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上,这才是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的真正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