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去年持续发力
本报记者张晓霞北京报道 4月13日,北京市统计局召开媒体通报会,北京市经济社会调查总队总队长魏小真介绍了2016年“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监测评价及居民满意度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北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稳步推进,并得到居民广泛认可,北京市和谐宜居之都建设总体水平以及居民满意程度均呈提升态势。 魏小真指出,2016年,在“十二五”时期北京和谐宜居之都建设总体稳步推进的基础上,相关各项工作持续发力,不断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补齐城市发展短板,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总指数提升明显,环境领域贡献突出。2016年和谐宜居总指数为105.2,比2015年提高5.2个百分点。监测的5个领域均呈现全面提升态势。“环境宜人”领域贡献尤为突出,指数比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对总指数提升贡献率达到56.9%;“开放创新”领域紧随其后,提高0.7个百分点,对总指数贡献率为13.4%;“生活品质”“社会和谐”和“城市安全”领域稳中有升,均比2015年提高0.5个百分点。 魏小真表示,2016年各领域扎实推进,发展水平全面提高。绿色空间不断拓展,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带动“环境宜人”指数比2015年提升3个百分点;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带动“开放创新”指数比2015年提升0.7个百分点;民生福祉不断提高,居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带动“生活品质”指数比2015年提升0.5个百分点;发展协同性不断增强,市民文明程度稳步提升,带动“社会和谐”指数提升0.5个百分点;城市运行平稳有序,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带动“城市安全”指数比2015年提升0.5个百分点。 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落脚点是为了让全体市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为了解居民对当前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满意程度,北京市统计局还开展了“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居民满意度调查”工作。2016年,“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居民满意度调查采取电话与社区面访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为全市16区的6400余名(各区均为400名左右)居住1年以上的城乡居民,包含不同职业、不同收入和不同学历的人群。魏小真介绍说,调查显示,2016年居民对北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总体满意度为67.7分,比上年提高1分;七成以上(72.3%)的被访居民对“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有信心,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据了解,为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战略目标,更好地服务首都发展,2015年,北京市统计局以习近平总书记“2·26”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城市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突出五大发展理念,注重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十三五’规划 ”相衔接,建立了涵盖5个方面、35项指标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年度监测评价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