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5年06月10日
■ 本报记者 刘英楠
我们所乘的车逐渐驶入大兴区,车窗外一片片浓郁的绿色便扑面而来。很快,我们就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采育镇,这座坐落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津冀交汇处的小镇自古便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如今更是全新概念规划的 “北京市33个重点建设的中心小城镇”之一,也是大兴区农业统计项目齐全的代表性区域。
“遥感工作没有无人机吗?”
到达采育镇韩营村的时候,采育镇统计所的吴海霞正在进行遥感外业核查工作,我们前往大兴采风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大兴区的农业统计调查工作。印象中的遥感工作总是会有无人机的参与,同事张雨诗甚至畅想了无人机飞翔盘旋的画面。但是到了韩营村,在统计人员的帮助下进行遥感外业核查体验时候,我们才发现与最初设想的画面大相径庭。
国家统计局大兴调查队的孙玲娟笑着回答:“没有无人机是因为北京禁飞啊,外地的调查队有的还配有飞手呢。”虽然没有无人机,但是别的测产工具也是毫不逊色。只见统计员席玉手拿一部黑色的“大哥大”向我们走了过来。“这个是测亩仪。”他一边按键一边示意,“这个是用来核查地块时候用到的。”手持测亩仪,围绕农田走一圈,就能大致测出面积来,更大的农田则需要单独走它的长和宽,然后测亩仪会进行计算,最终得出面积。
计算出农田的面积,是为了与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下发的遥感图进行农田位置与面积的比对。一项完整的遥感外业核查,不仅需要卫星遥感前期对村地块进行统计,后期统计员实地核查地块也是少不了的,席玉一边带我们测亩一边讲解道。核实地块,只是我们农产量调查的第一步,到了6月麦子丰收的季节,统计人员还需要借助各类测产工具和农业调查APP开展实割实测工作,包括确定抽测地块位置、打点放样、数出样方内的总穗数和穗粒数等一系列流程,最后将相关数据输入到农业调查APP内,由此推算出粮食总产量。
跟着统计人员参观葡萄大棚
翻开世界地图册,可以发现大兴区的采育镇与法国的波尔多同处葡萄的最佳生长纬度。这里的葡萄品质好,含糖量高,口感细腻。据采育镇统计所所长张宇峰介绍,在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良好的自然环境使得葡萄产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样本。也因此,采育镇的葡萄在北京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有“京郊吐鲁番”美誉。
跟随统计人员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北京绿思维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内,在企业负责人王飞的带领下,对葡萄产业——这一采育镇的重要产业进行调研。走入大棚内,第一眼看见的是大棚中央粗壮的葡萄枝干,它的藤蔓在四周蜿蜒生长。“用不了多久,它就能爬满整个棚啦。”企业负责人介绍道,“种植这种葡萄,主要是为了让来参观的人们看到葡萄生长的实际样子。”葡萄下面的空间也充分利用起来。“这个是栀子花,可香了。”葡萄藤下,是一盆盆正在怒放的栀子花。
葡萄最重要的还是果实。在另外两个温暖的大棚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正在微微摆动。“这个是我们专门引进的新品种。”王飞介绍道。这里共有两种葡萄,分别是科伦生和瑞都科美,入口清甜,皮薄肉厚,市场价也在100元一斤上下。“哎呀,那这一口下去就要好几十。”同行的小张看着轻轻摆动的葡萄笑道。
“这里好热啊”
“这里就是北京凤采军辉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了。”张宇峰介绍说。一座座挺拔的大棚跃然入目,不同于葡萄棚里的温暖湿润,蔬菜大棚里只剩下炙热。
统计员姜颖娴熟地拿起平板电脑,打开农业调查APP开始操作。“首先要对前期拍摄到的地块进行核实,然后进行实景拍摄。”姜颖一边对棚内的油菜进行拍摄,一边为我们讲解。大兴局郑晓娇表示,自从北京市统计局开发出农业调查APP以来,配合遥感技术,他们能将复杂的原理性抽样过程转变为后台程序性操作,最大程度地简化工作流程,便于工作的开展。
“这些油菜是随播随采的。”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介绍道,“蔬菜棚日常的管理维护,我们也会有偿雇请周围的村民。”正讨论间,大棚旁开来一辆货车,几个小伙子跳了下来,搬运码好的一筐筐油菜。这些油菜将会随着一辆辆货车进到千家万户中,而这只是蔬菜遥感全面性调查的一个缩影。
不知不觉间,采风已经临近尾声,一路上我们边走边学,不仅激发出了很多想法,也真切体会到了向下扎根的重要性。就像眼前这些农作物,唯有向下扎根,才能真切体会到这片土地的温度,才能向上开出更好的果实。就正如随行同事马思蕊所说:“身为记者一直坐在办公室里不接触基层工作,对基层的理解总会有偏差,这次采风是新入职记者一个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