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本里,粽香四溢

版次:07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5年05月22日

  ■ 刘小桃 何斯茵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又是一年端午时节,打开住户调查平台,浓浓的粽香“扑鼻而来”。广东人的端午,粽子自然是节日的重头戏。那么,大家喜欢哪种口味的粽子呢?来,让我们一起在住户调查中探寻。

  蛋黄肉粽——醇香浓郁的经典之作

  作为广式粽子的经典代表,蛋黄肉粽是端午节最令人期待的美味之一。这道传统美食离不开精心挑选的食材,瞧!住户早已将糯米、咸蛋黄、五花肉、粽叶等材料列入购物清单,在平台上搜一搜,这些关键词几乎占满了屏幕。蛋黄肉粽的制作过程尤为讲究,糯米需提前浸泡至恰到好处的柔软度,五花肉则需用秘制酱料腌制入味。包粽时,将粽叶折成漏斗状,填入适量糯米,中间嵌入咸蛋黄和五花肉,再用糯米覆盖,最后用细绳将粽子绑紧。经过数小时的蒸煮,哇!香气四溢。剥开粽叶,琥珀色的米粒泛着油光,咬上一口,糯米的软糯、猪肉的醇厚、咸蛋黄的沙绵与粽叶的清香交织,口感层次分明,让人回味无穷。前两天的电话访谈里,调查户荣叔笑呵呵地说道:“每年端午我们家都会包上几十个蛋黄肉粽,这是全家人都爱吃的传统美食。”

  碱水粽——清新独特的传统风味

  碱水粽以其独特工艺和简约风味受欢迎。翻看住户的账本,在5月的支出账中,“碱水粽”的购买记录明显增多,成为当月的“常客”。与其他馅料丰富的粽子不同,传统的碱水粽制作较为简单,注重保留食材的本味,仅需糯米和食用碱两种原料。制作时将糯米用碱水浸泡一个晚上,待碱水被米粒吸收后即可包裹。这样,糯米的原香与碱香得以完美融合。碱水粽冷热皆可,热食柔软,冷吃清爽,口感软糯Q弹,大多数人更喜欢冷吃。食用时可根据个人喜好,蘸上白糖、蜂蜜或糖浆,每一种搭配都为这道传统美食增添一丝甜蜜的享受。调查户萍姨称赞道:“这碱水粽太好吃了,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味道。”

  芦兜粽——自然与匠心的巧妙结合

  梳理住户的账本数据不难发现,芦兜粽在粽子品类中稳居“榜首”,作为广东中山最具代表性的本地传统美食,芦兜粽外形独具特色,圆筒状如手臂般粗壮的外观常常被初次见到的人误认为是“大甘蔗”,每只都分量十足。中山粽子之所以与众不同,因为本地人比较喜欢改良、研究,特别擅长制作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这粽子采用具有祛湿消滞、祛风散瘀等功效的芦兜叶包裹,不仅赋予了粽子的独特清香,又具有养生价值。在馅料搭配上,芦兜粽既保留了咸肉、豆沙等传统风味,又创新融入海鲜、蔬菜等现代元素,满足了不同食客的需求,传承了中山独特的饮食文化精髓。“芦兜粽是我们广东中山的特色美食。”下乡走访时,调查户莉姐笑着说,“端午哪能少得了芦兜粽,家里人都馋这一口呢!”

  广式腊味粽、豆沙粽……广东人的端午餐桌上,总少不了这些经典口味。更有趣的是,不少住户还会特意寻觅其他地方的风味粽子,让这个传统节日多了几分新鲜体验。

  在住户调查的账本里,不仅记录了日常的柴米油盐,还蕴藏着广东的传统节日文化。每一粒糯米、每一个粽子,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

作者:刘小桃 何斯茵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