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统计指标(之三)

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5年05月08日

  ■ 王文波 黄天河

  三、要了解统计指标的内涵

  了解统计指标的经济内涵也是正确认识统计指标的重要环节。所谓经济内涵, 是指统计指标描述的是经济运行哪些方面的特征,其变化代表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了解统计指标的经济内涵,首先要建立在对各类统计指标的代表性有所了解的基础上。一般来说,需要了解的有以下两组概念:

  (一)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在统计中,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有四类,即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这四类指标对于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特征具有不同的解释力。

  总量指标是反映客观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它揭示总体数量的绝对规模和水平,也可以表现为某现象总体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数量增减变化的绝对数,总之,其数值大小受总体范围和包含单位数的制约。GDP就是反映一国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总量指标,如2022年中国GDP达到1204724亿元,意味着2022年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是1204724亿元。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的总量指标,如2022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62701亿美元,意味着2022年货物贸易总量是62701亿美元。总量指标按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也可称为流量指标和存量指标),时期指标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指标,如商品销售额、产品产量、投资总额和GDP等。时点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点(瞬间)上所处状况的总量指标, 如年末人口数、月末产成品存货等。

  相对指标是指通过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对比而得到的统计指标,其具体数值表现为相对数。相对指标按其作用不同可划分为六种: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和计划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是总体中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相对比求得的结果。例如,某省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00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1000亿元,占10%;第二产业为3500亿元,占35%;第三产业为5500亿元,占55%。比较相对指标是同类指标在不同空间进行静态对比形成的相对指标。例如,2022年甲、乙两省的地区 生产总值分别为12000亿元和9600亿元,当年甲省的经济总量是乙省的1.25倍, 也可表示为甲省经济总量比乙省高出25%。比例相对指标反映总体中各组成部分之间数量联系程度和比例关系的相对指标。还是以某省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例, 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例为10%∶35%∶55%,也可表示为1∶3.5∶5.5。强度相对指标是有一定联系的两种性质不同的指标相比较形成的相对指标,可以表明事物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例如,以医疗机构床位数与人口数对比而得到的每万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以能源消费总量与GDP对比得到的单位GDP能耗。动态相对指标是某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同类指标在不同时间的数值之比,反映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程度。例如,发展速度就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是计算增长速度的基础。计划相对指标是以计划为比较标准,将实际完成数与计划规定数相比较,用以表明计划完成情况的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一般用平均数形式表示。平均指标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反映分布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平均指标经常用来进行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对比分析,从而反映现象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揭示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趋势。平均指标分为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从计算方法看,前三者是根据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计算得到的平均值,为数值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是根据标志值在分配数列中的位置确定的,为位置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最常用的平均指标,有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两种计算形式。简单算术平均数适用于未分组的统计资料,如果已知各单位标志值和总体单位数,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方法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适用于分组的统计资料, 如果已知各组的变量值和变量值出现的次数,则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例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是加权算术平均数,其中组成指数的各类商品和服务有不同的权数。调和平均数是总体各变量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比如,三种苹果的单位价格分别为2元、1.8元和1.5元,若各买1元,用调和平均数的定义可以得出买三种苹果的平均价格为1.74元。调和平均数也有简单调和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之分。几何平均数是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常用于计算平均速度和平均比率,也有简单平均和加权平均两种形式。众数是指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是一种位置平均数,往往可以代表现象的一般水平,如市场上某种商品大多数的成交价格,多数人的服装和鞋帽尺寸等,都是众数。中位数将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标志值就是中位数。由于中位数是位置平均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在总体标志值差异很大的情况下,中位数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比如,2020年各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中位数是位处第16位的102.3,不会受到云南省103.6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1.5这两个极端数值的影响。

  变异指标是表明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即离散程度的指标,是评价平均指标代表性大小的依据。如果标志值的分布很散,则平均数的代表性就差。平均数反映的是各变量向中心值聚集的程度,而变异指标反映的是数据的分散程度。常用的变异指标有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均方差)、离散系数四种。

  显而易见,对于任何社会经济现象,只要有足够的观察数据,都可以计算总量、相对、平均和变异等四种统计结果。但在实际经济分析活动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人们往往倾向于或习惯于仅拿一些主要指标说事,没有做到全面判断,从而造成分析上的偏差。要做到正确看待社会经济现象,需要综合研判四项指标结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和解释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分析其中的特征与变化, 从而全面准确描绘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貌。

  (摘自《领导干部应知应会主要统计指标诠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国统计出版社)

作者:王文波 黄天河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