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调查新老样本数据怎样有效衔接

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5年03月27日

  原永红 绘图

  ■ 宋成林 牟雯波

  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启用新样本进行调查以来,做好生猪调查新老样本数据有效衔接是重要环节之一。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怎样做好生猪调查新老样本数据有效衔接谈几点看法。

  加强源头数据质量管控

  优化数据采集方式。建立生产台账,要求调查对象每日登记存出栏明细数据,实行“日记账,月汇总,季上报”,辅以养殖合同、结算单、调运单等,做到每笔数据源头可追溯。探索开展养殖场手持终端采集数据,实现直接调查、独立调查,减少中间环节对数据生产的干扰。探索建立电子台账,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坚持定期访户记录。县级业务人员一个季度内要到每个小区(监测点)检查不少于一次,辅助调查员每月(季度)访户检查不少于1次。辅助调查和业务人员在每次入户访问以后,都要填写调查日志,登记内容包括访户时间、访户内容等。

  检查源头数据质量。县级统计调查机构定期安排抽查工作,组织辅助调查员检查台账填写情况,如发现漏填、错填等情况,并及时给予纠正指导。坚持对大型养殖场(户)实行全覆盖走访指导,借助可视化监控系统,核查生猪存栏数据。依托生产台账,结合生猪生产规律,重点对上报的存出栏量、期内增加减少数等进行现场核实和逻辑审核,客观认定源头数据。

  强化调查人员业务培训

  搭建线上培训微平台。依托微信群、QQ群、视频会议系统等搭建网络培训平台,定期向县区推送调查业务、统计法律法规等资料,提高政治素养和责任意识。每季度以远程协助和视频会议的形式,针对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对业务人员、辅调员和调查户分层级、分类别、分重点实行快速培训和精准指导,提高调查业务水平。

  探索线下培训新模式。开展“请上来学、走下去教”培训模式,分片区开展实地教学,以小班制现场教学为主,提高调查员的工作水平。根据每季度各县(区)报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一对一的培训模式,有针对性地补齐各县(区)调查业务工作短板。

  运用大数据分析评审

  运用智慧动监数据。从智慧动监系统导出生猪检疫量明细台账,可了解到报表期内出栏批次、数量、去向及用途等。筛查到达地类型为“屠宰场”、用途为“屠宰”,可印证生猪出栏数据。通过累加计算全市及分县(区)生猪出栏数据,可分析评审季度生猪出栏数据。

  运用生产记录数据。借助无人机对生猪规模场进行航拍可测算生猪养殖规模,运用生猪耳标、动物防疫、保险记录等数据可印证当前生猪存栏量。收集调查期内新增(扩建)规模场生猪养殖数据,从新增(扩建)规模场存出栏数据可以评审县(区)生猪发展趋势。收集调查期内本地屠宰场屠宰数据、调运数据等,印证当前生猪出栏量。

  运用规模养殖数据。季度收集各县(区)生猪规模场(年出栏500头以上)出栏数据,运用生猪养殖规模化率测算各县(区)生猪出栏数据。

  运用往期历史数据。根据往期能繁母猪存栏量、生猪存栏与出栏的正常比例关系等生产特点,测算当季生猪出栏量合理区间,对区间外的数据进行重点核查。各县(区)季度数据同比增减变动幅度大于10%时,应说明变动原因,并提供有效的依据材料。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雅安调查队)

作者:宋成林 牟雯波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