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5年03月24日
■ 马丹凤
采购经理指数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月度综合性指数,涵盖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之一。如何加强数据审核,提高基础数据质量?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思考。
一是要加强月度提醒,前移审核关口。做好早提醒、早准备,月报开网前,通过电话、微信工作群提前告知企业填报时间,便于企业合理安排时间,做好数据整合各项准备,尤其是在报表期间与节假日重合时提前计划安排,确保报表能够按时上报。结合年度业务培训,将年报、月报中存在的问题制作成课件及简易图表在群内常态化下发,企业填报人员可以随时对照学习。同时,通过日常审核和核查关注企业停产、填报人员变动情况,提醒企业做好交接工作,及时记录备案相关信息。
二是要加强平台审核,做到即报即审。月报期间动态掌握企业填报情况,对于未能及时上报的企业,详细了解原因和具体上报时间,实时跟进提醒,确保企业在规定时间完成。企业报表上报后,加强对生产量、订货量、采购量等重点指标的审核,综合判断订货量、出口订货量、国内订货量之间和进口与进口生产用原材料提前订货时间等指标间的逻辑关系,严格遵循购进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与其具体名称填写指标间的对应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的要求,上报一家、审核一家,做到即报即审、逐企查看,对出现的核实性错误和可忽略错误,及时与企业填表人联系核实,确保企业上报数据完整、规范。
三是要加强横纵对比,强化动态管理。平台初审后,再次导出企业报表数据,将各项指标与上月填报数据进行纵向对比,重点比对进出口、价格波动、经营状况、填报人员等情况,针对审核中发现的逻辑错误与企业填报人员确认,避免出现漏报、误报、错报等问题。同时,结合季节、假期、行业规律等,对同类行业进行横向对比,重点关注、核实特殊时期的部分行业情况,对月报数据连续3个月基本持平或波动异常的企业,及时沟通了解具体情况,做好记录备案。根据审核情况,逐企整合审核结果,“点对点”反馈相关企业,规范数据核改,复审后完成验收,确保各项数据更加全面、准确,切实提高联网直报工作。
四是要加强统计监督,提升规范程度。推进电子台账全覆盖,提醒企业及时填写完善电子台账,对上月判断趋势有误的做好分析和记录。严格依照采购经理调查核查回访制度,按时开展数据核查回访、基础工作检查和统计执法检查,核实企业年报指标填报,把握企业填报数据来源、生产量、订单量、价格波动情况和经营状况,检查报表填报是否准确,档案归档是否规范,了解企业在填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讲解,现场培训、指导。(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吴忠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