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5年03月17日
■ 李轰明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调查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如何提高农产品生产者价格调查质效?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看法。
及时更新样本
夯实调查基础
调查人员应做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日常台账记录,及时准确反映样本户种养情况变化,便于样本维护。每年初样本更新时对照台账和《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样本信息库》逐户摸底排查,重点核查样本户信息是否准确,系统产品名称与实际出售产品是否一致,当季应出售的产品而无出售数据等情况,及时调整无效样本。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加速,种植和养殖呈现规模化趋势,样本更新时加强部门合作,尽可能选取代表性强、生产经营稳定、配合度好的大型户和中型户,兼顾部分散户。因种植养殖结构调整,部分稀少品种更换困难的可以采取在本辖区内跨县区更换方式,保证产品种类的完整性。
整合调查资源
强化审核质效
农产品价格调查所涉及品种同居民消费价格调查重复较多,可以参考居民消费价格调查的规格品价格及变化趋势,作为辅助数据审核的依据。重点核查生产者价格明显高于消费端价格,同比波动趋势明显偏差等异常情况。
价格变动幅度较大的,应核实生产者出售的产品种类、品质和销售条件是否也发生变化,剔除非价格变动因素,保持同质可比。如变更为新品种,则调整基期价格,以相邻农户或本地同质产品替代。
数据审核时关注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各方面因素,如市场供求关系、生产成本、季节及气候、农产品替代、农产品上下游价格变化、政策因素等。
优化工作方法
提升服务质效
强化智能采集。加强基层调查员业务培训,逐步推行手持智能终端数据采集模式,根据调查基础条件不同选择调查户APP直报或辅调员APP代报方式,实现数据即报即审,减少纸质台账收发时间和人力成本,有利于市县队业务人员及时了解生产销售及价格变动情况。
强化走访调研。加强原始记录台账检查,避免出现漏记、混记、错记、涂改未签字、未盖章、记账日期未填以及未折算成标准单位等常见问题。
优化信息服务。通过常态化访谈获取有关农产品生产的第一手资料,及时撰写有价值、有深度的农产品价格信息分析,优化统计服务能力。
做好基础培训
提高审核效率
要对业务常见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培训中详细讲解农产品采价规则、台账登记规范及其他需注意的问题。人员有更替的,应采取“一对一”辅导方式。同时,着重选取优秀台账报表作为范本供业务人员和辅调员参考,加深其对报表制度的理解。
调查开展过程中,应要求辅调员利用自身行业经验对源头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人工初审,确保上报数据符合实情。市县级业务人员利用平台审核公式对数据逻辑性进行二次审核,重点核实同一产品、不同样本价格偏差大以及历史价格波动较大产品,及时说明或修正错误,确保上报数据准确可靠。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连云港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