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经济循环 激发市场活力

——代表委员热议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版次:02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5年03月12日

  ■ 本报记者 魏潇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这对于扩大内需、稳定增长、促进就业、应对外部冲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围绕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提出建议,主张破立并举,完善基础制度,加快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踏着春天的脚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各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全国人大代表、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市长李跃勇表示,打通统一大市场,要抓住畅通经济循环这个根本和市场经营便利这个“棋眼”。有着千万人口的驻马店,从产业布局上就有精细的考量。依托“中国药谷”“国际农都”,通过基金、股权投资、标准厂房招商,以商招商,让更多企业平等开放自由进入。“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李跃勇说,“我们一视同仁,突出差异化、个性化,规避低质量、同质化的竞争,绝不让企业陷入‘内卷困局’”。通过延链补链强链,驻马店全力打造现代医药500亿级产业集群。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达6.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这些都得益于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李跃勇告诉记者,在提升内外开放能级上,驻马店正积极申建河南自贸区驻马店联动创新区、B型保税物流中心,加强与舟山港、青岛港、上海港、郑州航空港、新郑机场、明港机场对接合作,让驻马店的铁海联运和国际班列越跑越快、越跑越广;通过办好中国农洽会,让朋友圈与合作圈不断拓展。

  驻马店市只是一个缩影。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祖国大地处处是生机。广州、深圳、珠海通过降低准入门槛,让技术创新奔涌成潮:顺丰无人机航空运营、美团无人机配送航线等试点开通,京东无人机物流配送业务完成升级;国内首个全产业链的商业航天基地于广州南沙区建成,许多关键技术被攻克,于民营企业而言,九天揽月不再是梦。在杭州,有效打通税务、通关、外汇等监管环节堵点,为跨境电商打造便利的发展环境;在湖北,积极推行“智慧口岸”试点建设,“铁水公”等多式联运架起了通途,让企业更快响应市场需求,赢得更多发展机会;在石家庄,创新推出“跨区域协同服务”,税费事项实现线上、线下全市通办,打通了政府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高效办成一件事”。另外,包括京沪浙闽粤等在内的全国9个地区被设立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地区,推动相关地区在法规制定、标准认证衔接等方面深度融合。

  从一组数据的全景来看,在我国,平均每天约有1.58亿吨货物通过民航、铁路、公路、港口等运输方式完成周转,5.3亿件快递包裹被精准高效地投送到买家手中,2.4万户新设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36.14万入境游客开启“多彩中国行”……这些瞩目的数字,不仅见证了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更彰显了超大规模市场的独特优势。但也应清醒看到,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了亮眼、不凡成绩的同时,一些掣肘因素依然存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1%,虽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但与一些发达国家9.0%左右的水平相比,仍然偏高;各地通过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的现象时有发生,由此滋生的“内卷式竞争”“内耗式博弈”导致市场分割、要素流通不畅,招投标中的隐性壁垒也让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很难分得“一杯羹”。最典型的是电商领域,“盲目逐底”“自动跟价”催生“仅退款”“薅羊毛”等灰黑产业链,不仅压低了利润,更反噬了质量,甚至威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一些规则不透明、市场流通监管环节较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竞争的公平性。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即使规模有了,但如果没有完善的市场机制配套,就无法实现帕累托改进,而将是零和博弈,显然不具有效率,更谈不上质优。

  “经过前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所面临的关键堵点、难点更加明确,重点也更清晰。”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韩民春说,针对这些难啃的骨头,我们要向效率要答案,由融合破难题, 最关键的是要明确各地区、各部门的权力边界和行为底线,既要放得活、也要管得好。

  韩民春分析说, 要从四个方面“亮剑”。一是在维护市场统一性和竞争公平性上,引导各地从政策洼地向比拼营商环境转变,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新经济新业态监管制度和信用监管机制,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联动执法;二是在优化要素市场配置上,要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发展全国统一的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市场等,通过区域合作等方式加速融合;三是在推进流通体系的现代化上,加快物联网建设,实施流通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提升货物仓储、周转、配载效率,打通“公转铁”、内河航运、多式联运、国际物流等堵点卡点,优化运输结构;四是在制度约束上,对市场干预行为划红线,建立线索问题举报处置机制,优化政府绩效考核相关评价指标,更好反映不同地区统一大市场建设成效。

  效率是衡量市场作用的重要标尺,从全局着眼,融合互通,就能找到最优解。韩民春认为,重点还是要找准自身定位,深化区域分工,优势互补,减少重复引进和建设,避免“一哄而上”“一哄而散”。

  李跃勇建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更不是要把所有外需都转化为内需,而是以畅通的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促进规则、制度、管理和标准相融相通,提升国际循环质效,“让全球都能共享红利,这也是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市场之大,效率为先。惟有让所有要素在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中找到最适配的价值落点,中国经济方能乘风破浪,扬帆致远。

作者:魏潇潇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