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阮健弘
版次:01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5年02月12日
■ 本报记者 陆佳卉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25年开展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以下简称1%人口调查)。如何扎实有序开展1%人口调查,做好组织实施工作?目前的工作进展情况如何?围绕社会关注的相关问题,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阮健弘。
阮健弘表示,作为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此次1%人口调查旨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掌握2020年以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以及居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客观反映我国人口发展状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2024年9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通知》,目前,1%人口调查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组建调查机构。通知发布后,为加强对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家部委组成的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工作协调小组,统筹负责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统计局,承担日常工作。各地的调查机构也在陆续组建中。
开展专项试点。2024年,国家统计局先后在吉林省、安徽省组织开展建筑物识别和区域划分专项试点和调查登记方法专项试点,检验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调查区域划分、利用遥感影像自动识别建筑物辅助开展住房清查、利用公共二维码进行自主填报的可行性,为提高调查工作质效提供实践经验,为调查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制定调查方案。为制定好调查方案,国家统计局成立了方案起草组,负责调查方案起草工作。经过多次研讨修改,目前已形成方案初稿,将于近期再次征求各方面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在正式调查登记前,还需要重点完成哪些工作?阮健弘从以下方面作了介绍。
开展综合试点。综合试点是对1%人口调查的一次全流程模拟、全过程检验的实战演练。通过试点,我们要测试数据采集程序和采集方式;检验1%人口调查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节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同时还要测试调查户自主填报、行政记录和大数据应用等新技术新做法的可行性。通过试点可以发现问题、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调查方案。
选聘和培训调查员和调查指导员。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以下简称“两员”)是做好人口调查现场登记工作的关键。这次1%人口调查全国要选聘大约70万名“两员”,具体选聘标准包括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沟通能力,会基本的电子设备操作,群众信任,工作认真负责等。选聘上来的“两员”还要接受统计法规和职业道德、调查工作流程、调查表填报要求、调查询问技巧等方面的系统培训,通过考试后才能上岗工作。
整理抽样框和抽取样本。根据抽样工作方案,先要后进行村级抽样框整理、村级样本块抽样框整理、住房抽样框整理,在各阶段抽样框整理的同时完成调查区域划分和标绘工作。在抽样框整理完成后,将按照科学的抽样方法在全国抽取大约500万户,1400万人开展调查。
开展宣传动员。为了给1%人口调查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一方面围绕“动员”,通过开展人口统计知识普及,回应社会关切,让社会普遍了解、认同和支持1%人口调查;另一方面围绕“参与”,强调统计义务和依法统计,打消调查对象的顾虑,提升参与度。
阮健弘说,当前社会公众都很注重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这也是调查工作的关注重点。为了保证信息安全,人口调查中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有关规定依法科学调查,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一是做好数据源头信息安全,调查员在开展调查前,必须签订保密承诺书,业务培训中进行保密教育,对调查中所知悉的信息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是保证数据传输过程安全,数据采集和处理程序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等保标准进行安全管理,构建坚实的数据安全保障。
三是在数据采集处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防护体系和安全审计机制,移动端和服务器端采取严格的数据保密技术,采集数据实时上传,数据传输全程加密,确保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