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局扎实开展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
版次:02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5年02月11日
■ 本报通讯员 彭惜君
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是综合反映高质量发展成效、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抓手,对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广东省统计局坚持务实创新,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扎实开展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以高质量统计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
发挥绩效评价正向牵引效应
近年来,广东局不断健全绩效评价工作机制,优化评价方法,确保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的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自2018年起,广东开始探索政绩考核的新路径,由广东局牵头研究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省政府于2018年底出台评价实施方案,开展高质量发展评价。历经多年探索,广东高质量综合绩效评价有效发挥了风向标、指挥棒、助推器作用,推动全省各地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比学赶超、争先创优,不断激发走在前列的新动能新担当。
2024年,广东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4万亿元的省份,经济总量连续36年居全国第一,4个万亿元级大市发挥挑大梁作用,全省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这背后,高质量考核“指挥棒”的综合牵引效应愈加显现。通过评价,将地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转化为看得见、可衡量的评价结果,有力引导各地找差距、补短板,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干事氛围。
优化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以及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对标对表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要求,进一步做好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工作,2024年,广东局积极推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完善,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优化精简。
一是深入贯彻为基层减负的精神,在省委组织部牵头下,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优化完善指标体系。经过各方努力,新修订的指标体系正式印发实施,指标体系坚持突出重点和兼顾全面相结合,评价指标大幅缩减。新修订的指标体系仅设置一级指标64个,不再设置二级指标,没有工作性指标、过程性指标、嵌套指标。在指标筛选上,注重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持续引导各地把握重点、校准方向,树牢正确政绩观。
二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新增或调整优化更好体现发展质量效益的指标。在考核内容上,既对接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又结合广东实际,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先考、重点考的内容,同时设置充分体现广东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等省委、省政府重大工作部署落实情况的指标,引导各地各级抓重点破难题;在结果获取上,坚持数据的可获得性,对于现行统计制度下无法获取统计数据的指标不再保留;在考核方法上,聚焦精准化差异化,充分考虑基础水平、发展阶段等因素,分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三类地区进行考核,选择重要指标设置差异化权重,同时注重正向激励与负向约束相结合,突出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把债务违约、生态环境问题等列为考核减分项。
下一步,广东局将不断强化统计监测职能,狠抓统计数据质量,深入分析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优势、成效和短板,充分发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的实绩导向、精准考核的牵引作用,以高效能统计监督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