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惠农支持力度,有效应对干旱影响——

山西多措并举保障粮食稳产稳收

版次:06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5年01月09日

  ■ 王宇霞 田文晓

  2024年以来,山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战略决策,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持续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省夏粮喜获丰收,秋粮生产克服罕见高温干旱等不利气候影响,落实落细稳产措施,将影响降到最低。全年粮食产量虽有所减少,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连续5年稳定在1420万吨以上,粮食生产保持较好发展。

  压实粮食安全责任

  2024年以来,山西各级党委政府狠抓粮食生产,各市级党委政府向省委省政府递交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状,将粮食生产任务层层分解,各地积极落实播种任务,确保种足种满。

  此外,各地还狠抓“非粮化”整治,如临汾市通过“非粮化”整治退出耕地7.1万亩;阳泉市整治退出耕地2万亩,全部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各地积极落实撂荒地复垦复种,发展林间套种,全省累计复耕复种撂荒地约5.4万亩;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4年9月底,全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488万亩,新建恢复水浇地约70万亩已投入使用,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支持惠农政策落实落地

  2024年,山西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先后印发了玉米、杂粮、油料等11种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下发《关于开展抓秋粮强田管抗灾害夺丰收行动的方案》《主要秋粮作物中后期田间管理意见》等,组织全省1.4万余名农机人员开展进村入户服务,指导农户分作物、分长势、分时段做好秋粮田间管理工作。当地制定了《2024年山西省粮食作物大面积增单产行动方案》,支持1187个粮油规模种植主体率先提高单产,创建玉米吨粮田50万亩,带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自春播以来,山西推动出台落实多项政策措施夯实粮食安全基础。首先是及时将35.03亿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发放到农户和主体,安排9.31亿元生产补助资金支持粮食生产;其次是落实多项生产补助政策,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200元/亩,清种大豆补贴从2023年的20元/亩提升至100元/亩;再次是强化金融支持政策力度,安排1.2亿元在全省20个县开展整县整建制单产提升行动,同时扩大政策性种植保险范围,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保险试点,有效保障农户种粮收益。

  采取有力举措应对干旱影响

  2024年,山西气象条件复杂多变,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特别是2024年5月下旬至7月上旬,全省经历历史罕见大范围持续性干旱,对春播作物拔节生长和夏播作物播种出苗产生不利影响。气象部门资料显示,2024年秋粮生产中前期(5月-7月上旬),全省降水量介于13.4-193.9毫米之间,平均降水量为77毫米,较常年偏少54.7毫米,为1981年以来第三少。全省大部降水持续偏少,但高温日数偏多,5月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1°C,为1961年以来最高。

  山西省高度重视干旱对农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2024年6月13日启动全省抗旱Ⅳ级应急响应,要求各部门按照规定职责迅速响应,协同配合。山西省农业农村部门及时分解中央下达的4220万元抗旱救灾资金,同时,积极强化农业旱情监测,下发《春夏播玉米抗旱抗高温技术要点》《春夏播大豆抗旱增产技术要点》等指导意见,掌握旱情影响及发展趋势。各级安排救灾资金1.29亿元支持高温干旱地区落实抗旱措施,最大限度减轻旱情影响。同时,各地抓实病虫害防控,秋粮病虫害偏轻发生,较2023年减少140万亩次,累计防治200万亩,有效遏制重大病虫害扩散蔓延。

  数据显示,2024年山西粮食总产量为1468.7万吨,比上年减少9.4万吨,下降0.6%,粮食生产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为历史第二高产年。全年共开展测土配方施肥5100多万亩次,推广玉米、杂粮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130余万亩;提早增次开展玉米、大豆“一喷多促”超过1000余万亩,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地膜覆盖技术实施约668余万亩,其中膜下滴灌实施约200余万亩。

作者:王宇霞 田文晓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