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名录库摸底

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12月23日

  原永红 绘图

  ■ 罗会豫

  在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工作中,名录库摸底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名录库摸底工作,谈几点思考。

  统筹谋划积极部署。依据国家及上级部门关于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名录库摸底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养殖传统以及现有畜禽养殖产业布局等实际情况,精心谋划并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摸底工作方案。方案要明确工作目标、各阶段任务节点、人员职责分工等关键要素,为整个摸底工作能够按时、有序开展奠定基础。只有规定在特定时间内完成前期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后续按计划逐步推进实地核查、数据汇总等环节,才能确保整个工作流程有条不紊,避免混乱与延误。

  部门协同比对核查。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名录库摸底工作涉及多方面数据信息整合与精准掌握,县市统计调查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的协同合作成为关键环节。要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与协作机制,由统计调查部门组织专业力量对农业农村部门提供的辖区内畜禽规模经营户底册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对。一方面,借助统计调查部门在数据处理与逻辑分析方面的专业优势,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分析工具,对底册中的数据进行梳理,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逻辑一致性。比如通过数据透视表等工具对养殖规模、养殖品种等关键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快速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数据或重复记录。另一方面,农业农村部门凭借其对当地畜禽养殖行业的深入了解和基层资源优势,对疑似问题数据提供实地核查线索。通过这种优势互补的协同合作,有效确保了调查户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做到不重不漏,为后续深入摸底工作筑牢了数据根基。

  深入基层掌握实情。由县、乡统计员及辅助调查员组成的摸底工作小组充分发挥基层力量,深入村、组一线开展对各自行政区域内所有大型养殖户及样本村新增非规模户进行地毯式排查。在摸底过程中,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和标准操作流程执行。对于满足条件的养殖户,不仅详细记录其养殖场所的基本信息,还要认真登记相关指标信息,包括养殖品种、存出栏数量等核心数据。针对停养、转产、规模变化等情况,秉持严谨负责的态度,深入询问原因,详细备注在调查记录中。

  多重审核保障质量。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在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名录库摸底工作中,要建立严格的多重审核机制。首先是分级审核,各级工作人员依据职责权限对汇总数据信息进行重点审核。审核内容涵盖户代码、户名称、养殖品种和规模认定等关键要素。就审核户代码而言,就需要关注是否唯一且符合编码规则,户名称是否准确无误,养殖品种是否按照统一标准分类填写,规模认定是否依据统一标准等。对于符合条件的养殖户,在填写期末存栏、累计出栏等指标数据时,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实际情况如实、准确填写,并通过程序审核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把关。具体而言,程序审核利用预设的数据逻辑关系和校验公式,对数据进行初步筛查,如检查期末存栏数是否大于等于零,累计出栏数是否符合养殖周期和规模的逻辑关系等。人工审核则侧重于对数据的合理性和异常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例如对比同区域同类型养殖户的养殖数据,判断是否存在数据偏差过大的情况。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楚雄调查队)

作者:罗会豫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