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乡里的“致富草”

——广西金秀积极打造瑶医药产业发展体系

版次:05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10月17日

  ■ 蒋卫东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区,辖3镇7乡81个村(居)委会,是全国瑶族主要聚居县之一。当地是典型的山区林业县,植物资源丰富,原生植物多达1528种,其中药用类植物达1351种。作为“中国瑶医药之乡”,当地抢抓中医药发展东风,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瑶医药产业,实现了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发挥资源优势,壮大瑶药产业

  金秀瑶族自治县总面积25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57万亩,森林面积329.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7.51%,其中水源林面积158.59万亩,年产水量达25.7亿立方米,是广西最大、最重要的水源林区。当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节性气候变化很明显,年平均日照时数1269小时,夏季湿润多雨,冬季干冷少雨,年平均气温17℃。独特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为药材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近年来,金秀县为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步伐,立足大瑶山自然资源优势和民族特点,确定了“林业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旅游强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的总体工作思路,充分利用森林覆盖率高这一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瑶药种植,推动瑶药发展。通过将中药材纳入县级“5+2”特色产业,按照“山上种药、山下制药、山中康养”的发展思路,把林下种植中草药作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鼓励农户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植,并实行分类奖励。

  “十四五”期间,金秀瑶族自治县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引导农业生产转型升级,拓展产业链,努力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目标。当地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技术入股、劳动力入股等方式,让农村资源以多种形式参与规模经营,形成品牌优势。金秀瑶族自治县先后被授予“中国瑶医药之乡”“广西中药材示范基地”和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县”等荣誉称号;桐木镇荣获“自治区瑶医药科技创新小镇”称号,瑶药制造业在全国的影响逐步扩大。

  统筹生态与经济,延伸产业链条

  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壮大特色民族瑶医药产业的同时,当地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做好生态文章,注重旅游康养产业培育,促进瑶药种植加工和旅游融合发展。依托金秀瑶医药、民族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森林资源,聚焦“游、药、医、养、食”,着力发展健康旅游、健康养生、瑶医瑶药、健康食品等重点产业,通过产业主体培育、产业标准制定,逐步形成具有金秀特色的瑶医药产业发展体系。

  此外,当地全力推进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特色生态农业,延伸发展瑶医药产业链条,推进特色工业发展。以打造南方药都、全国瑶医药发展示范基地为统领,大力发展与文旅商品、瑶医药制造、农林产品深加工相关的产业,构建康养产业集群。

  如今,金秀县瑶医药产业规模化雏形已经显现,正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的思路,稳定中草药材生产发展,加强瑶医应用研究和推广应用,加快瑶医药和康养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当地瑶医药种植面积已达18.52万亩,预计2025年能达到20万亩。全县建成瑶药材种植基地12个,其中,香草岭瑶药材种植基地、共和黄花倒水莲种植基地获评广西第一批中药材示范基地。瑶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有力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先后有9600户33700余人受益,每年人均增收3800余元。在系列政策激励下,瑶山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高涨,群众增收渠道持续拓宽,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3.97%降为“零”,百姓从此过上了“甜日子”。

作者:蒋卫东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