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研学资源、实现寓教于游——

江西全力打造研学旅行“行走大课堂”

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10月08日

  研学旅行参与度 (%)

  ■ 朱丹 蒋学兵

  参观博物馆,探寻历史文化的深邃;前往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精神洗礼;感受非遗民俗文化,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在今年暑假期间,江西不少研学基地、景区迎来大量学生暑期研学旅行团队。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兴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

  近日,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在南昌、赣州、吉安等18个市县,通过部门座谈、实地走访、电话网络访问等方式,对教育、文旅、市监及30余家研学旅行机构、1055名学生家长、240名学校老师开展了中小学研学旅行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江西各地相继出台研学旅行政策,深挖特色研学资源,引导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学生参与度普遍较高、效果较好。

  研学旅行蓬勃发展

  2017年江西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全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从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建设研学旅行基地、加强组织管理、健全经费筹措机制、落实安全责任等方面明确研学旅行工作要求;2021年江西省相继发布《中小学研学旅行》系列标准,进一步促进江西研学旅行科学有序。江西各地市层面也积极出台政策。吉安市印发《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规范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制定完善红色研学旅游行业标准;萍乡市制定《萍乡市中小学研学实践管理制度》,建立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全程制、服务保障承诺制、研学流程建档制等管理机制,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加强研学旅行全过程监管。

  在政府部门政策刺激及研学市场需求释放的背景下,江西各地中小学研学旅行蓬勃发展。调研显示,有90%的受访老师表示学校组织过研学旅行,72.9%的受访家长在认同研学旅行目的、经济可承受的情况下,每年愿为孩子研学旅行活动投入不超过2000元的费用。

  据介绍,九江市2023年共有285所中小学开展了563批次研学活动,参加人数达22.82万人次;萍乡市2023年参加研学活动人数超10万人次,其中5万余名学生开展“红色之旅”主题研学活动,同时吸引37批次、3.16万人次的外地市学生到萍乡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吉安县中小学研学旅行人数连续3年递增,全县研学旅行人数2021年不到1万人,2022年超过1万人,2023年达6万余人。

  深挖特色研学资源

  “我们依托红色教育资源,向全市征集遴选了111条研学线路和134节研学课程,打造红色主题研学精品线路19条,现有1个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营地、17个省级研学基地和62个市级研学基地。”赣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江西各地现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等,均积极按照研学教育基地标准加强建设,申报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据统计,江西目前已有157个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此外,江西各地不断强化资源整合,大力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自然生态与非遗文化资源,设计各具特色的展示场景和载体,打造适应不同类型、层次需求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如抚州市依托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设置精品研学旅行线路11条、主要研学景点21个,经审批认定具有资质的研学承接机构7家,建设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19个。

  广受学生及家长认可

  “我家孩子刚结束为期六天五夜的管乐团交流活动,期间还特意录制在全国各地演出的视频,发给家人分享。孩子非常喜欢参加研学活动,在活动中结交到很多朋友,这次研学活动是锻炼交际能力的好机会。”接受调研的江西吉州区朱女士表示。

  调研显示,在学生参与度方面,80%的受访老师表示学生“非常积极”和“比较积极”,78.01%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其中,58.77%的家长表示孩子参加过2-3次,19.24%的家长表示孩子参加过3次以上。受访家长普遍认为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包括拓展孩子知识面、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增强实践能力,通过实地学习,孩子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据接受调研的江西吉水县吴先生介绍,他曾给孩子报名参加了三天两晚的营地游,参加这次营地游是孩子第一次独立外出住宿,孩子回家后主动与家人分享了行程中的趣闻。吴先生认为研学教育效果好,能够让孩子增长见识,因此他对研学比较支持。

作者:朱丹 蒋学兵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