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桑”为媒、喜结“椹”美之缘——

大兴千年古桑焕发新生机

版次:05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9月05日

  ■ 孙玲娟 杨芳

  每年初夏,北京大兴区安定镇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一颗颗颗粒饱满、晶莹剔透的桑椹就会在不经意间挂满枝头。安定镇拥有华北最大的古桑树园,享有“中国桑椹之乡”的美誉,这里的桑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品种繁多,每年的桑椹采摘节都吸引大批游客。近年来,安定镇以“桑”为媒,着力拓宽富民强镇之路,带动并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千年古桑焕发出了蓬勃的发展生机。

  做好人才培养,发展桑椹产业

  为发展桑椹产业,大兴区聚焦乡土人才培养,主动开展技能培训和农业产业带头人培养工作。联合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开展全日制大专学历教育提升工作,2023年大兴区录取人数占全市总人数的35%;实行“头雁”培育项目,不断加强农业产业带头人培养;充分发挥人才优势,2021年以来遴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96人参加培训,17名干得好、有潜力、能带动团队的产业带头人被纳入相关培训项目。

  与此同时,安定镇多向发力,带动群众做好“桑”文章,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利用特色专业合作社带动1700余人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打破传统季节夏季桑椹收入的限制,将桑树的桑枝、桑叶、桑皮变废为宝,实现了四季增收,每年合作社可因此增收680万余元。

  发挥“新农人”作用,带动村民致富

  安定镇“新农人”在桑椹产业发展中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力和执行力,深入挖掘桑椹资源,着力打造“安定桑椹”品牌,不断丰富桑产业内容,扩大安定桑椹知名度,推出桑叶酱、桑菇酱、桑椹曲奇、桑椹布丁等广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开发桑椹干、桑椹酒、桑椹醋、桑椹汁、桑叶茶、桑叶酱、桑叶饮片等衍生产品10余种。随着古桑文化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安定镇形成了集古桑文化体验、特色美食品尝、时令蔬果采摘、休闲康养结合的古桑旅游链,“串联”起镇内多处采摘农场、特色饭店、休闲体验地,带动镇域村民就业致富。安定镇现有桑树种植面积约3500亩,年产量约为7500吨,年产值达1500余万元,“新农人”的带头作用功不可没。

  北京亦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就是其中的一位优秀代表。2016年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她返乡创业,发现家乡有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宝妈们”,因为要照顾家庭、孩子等原因无法离开家乡。于是,她就成立了合作社,带领着“大姐”“大妈”们发挥特长、就地取材,采取“农业种植+农事体验+农业科普+直播分享”相结合的方式,收购桑枝、桑椹、桑叶、桑皮、蚕沙等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制作成沙蚕工艺品、蚕茧工艺品等特色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从大兴队开展的“新农人”发展情况专题调研了解到,近两年全区各类“新农人”中有8人获得北京市实用人才优秀创业项目优秀奖,7人获评“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4人获北京市致富能手荣誉,2人被评为直播带货达人。

  延长产业链,打造“地标产品”

  为进一步扩大桑椹产业规模,安定镇还积极延长产业链,发挥产业集群和强镇建设“指挥棒”作用,利用农业科研单位人才和技术优势,向上下游行业发展,推动产业技术体系覆盖更多特色产品,以科技为支撑,通过创新研发,打造个性化品牌形象,提高产业竞争力。

  在制药方面,安定镇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社与药企合作,一手牵农户、一手牵药厂,收购农户家中经霜桑叶送进制药厂,开发药用饮片,为村民创收30余万元;在制酒方面,联合北京知名酒厂,打造大兴“地标产品”,年收购400吨桑果制售桑椹酒,销售额可达500万元;在日用品方面,开发古桑馨香洗护及古桑精研植萃护肤系列产品8个,年增收600万元;在文化方面,注重农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搭建农业文化衍生工作室,将农业文化与手工艺品制作相结合,衍生的文化产品种类达30余种,带动镇域120余人助力农业文化的振兴。

作者:孙玲娟 杨芳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