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7月18日
■ 景新宇
劳动力调查是一项民生调查,只有准确理解调查指标含义,严格按照方法制度开展调查,才能保障数据真实、准确。下面,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就入户调查和审核中的易错之处谈几点思考。
调查时点容易被忽略
劳动力调查表中部分问题会给出时间范围,例如,您家在本月10日零时居住了几个人、您在本月3-9日是否为取得报酬工作过1小时以上、您的主要工作在本月3-9日工作了多少小时等。但在实际入户调查中,调查员有时会忽略时间范围,直接询问调查户家住几口人,有没有工作,一天工作多长时间等。
针对上述问题,调查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调查,询问调查时点居住的人口(包括临时外出人员),调查参考周内是否有工作和参考周内的工作时间等,要询问得更加详实、具体,避免漏登、多登人口,打零工、兼职等人员就业信息填写错误及工作时间重复等问题。
行职业填写不规范
有时调查员在填写行职业时不够规范、精准,给后期行职业赋码带来难度,导致赋码不准确。例如,调查户的单位是个体经营户,不写具体个体名称,只填写个体;主要产品与服务只填写服装或大棚,不能区分第几产业;具体做什么工作也写得过于笼统,只填写工人或打零工。
对此,调查员在入户调查中要注意,有单位的填写具体单位名称,主要产品与服务使用“动宾短语”,例如,加工服装、销售服装等。调查户具体做什么要详细到具体工种,如电工、木工等。对于行业、主要产品与服务不清楚的,不要急于填写,要询问查明后再填报。
原因选择不准确
在原因选择询问中,如不找工作的原因、不能工作的原因、结束上一份工作的原因,有时调查户会就一个问题给出多个原因。针对这种情况,要进行适当追问,询问哪一个是主要原因,是导致不工作的直接原因,避免相邻月审核中同一人出现不同原因。同时,需要注意在遇到退休人员时,可适当询问是否存在退休再就业情况,如有再就业情况,当询问不找工作、结束上月份工作等原因时,不应选退休,而是按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原因。
备注与指标填写有逻辑矛盾
备注的作用是辅助指标审核,在审核中发现调查员对于调查户的备注填写不够准确,有答非所问的情况。例如,失业人员的备注描述并不能体现该调查户为失业人员,非劳动力的调查户备注会出现“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季节性歇业”等,导致与指标填写存在逻辑矛盾。
对此,在现场调查与审核中,要综合所有指标对备注进行描述,备注要符合调查户的真实情况。同时,对于退休在家不工作人员的备注应避免模板化,根据调查户是否有时间、身体状况等原因来填写。
特殊人员身份界定错误
在调查中发现,调查员会将某国企的居家人员归类为非劳动力,但是单位会定期发放保底工资给该类居家人员,应按照有工作未上班来填写;还有打零工人员,调查员普遍填写为就业人员,没有进一步区分调查参考周内是否工作过,如果在调查参考周内没有工作,应按照失业或非劳动力进行相应填写。
再如季节性歇业人员被填写为非劳动力,如冬季建筑行业,应进行具体分类,如果上一份工作或工程未完工,之后会继续做完,则属于未上班有收入。如果是整个工程或建筑公司承包任务,调查期正好完工,应分情况处理。如整个建筑公司(工程队)存在,并准备承接下一个任务,仅是受季节影响无法开工,本人不脱离公司,按照非劳动力填写;若不打算回原公司(工程队),准备另找活干,则在无工作模块按照是否有找工作行为来判断填写。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鞍山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