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界联动到科技赋能——

浙江文旅:“多元素”成就“大格局”

版次:06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7月11日

  ■ 陈娴 孟之炀

  近年来,浙江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推动从单一观光向多元体验转型,着力构建“多业融合、全域联动”的大文旅发展格局。

  “传承”孕育“大魅力”,打造文旅区域新地标

  浙江各地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非遗传承等与旅游深度融合,形成独特文化IP,为游客呈现一系列独特且内涵丰富的旅游体验。

  杭州市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自然景观,进一步美化城市公共环境,打造绿色旅游资源,滨江区樱花跑道、余杭区百亩杜鹃、高架桥月季花公路等成为杭州 “绿色”名片。

  湖州市太湖龙之梦乐园打造“国潮秀+高空烟花+水舞秀+风情街水上演出”等“白+黑”演艺矩阵,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今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突破50.3万人次。

  宁波市打造“明州天团”文旅IP形象,结合历史名人故事,推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文旅IP,让游客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有效融合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

  安吉县开设非遗旅游线路,以安吉白茶制作技艺为起始,把县内龙王造纸、畲族文化、鄣吴竹扇等非遗项目纳入其中,形成“绿水青山、旅居安吉”特色非遗旅游线路。

  “联动”造就“大发展”,跑出文旅融合加速度

  浙江积极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催生“旅游+”复合型业态,形成多元化、集群化发展格局。通过构建区域旅游联盟,整合沿线资源,形成品牌合力,促进区域间文化旅游资源有效联动,共同推进形成大文旅圈。

  今年在绍兴举办的浙江省“五一”文旅消费周活动现场推出全省出游精品线路,该线路结合12条“诗画江南、活力浙江”主题漫游长廊,突出山水风光、特色美食、滨海旅游、亲子研学、乡村旅游等主题,激发假日文旅消费活力,擦亮“诗画浙江”金名片。

  杭州市打造“诗路文化·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旅游线,不断丰富水上旅游业态,打造功能风格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村,优化打磨串联“三江两岸二十景”的精品线路,全场景高品质构建“三江两岸”旅游产品矩阵和体系。

  金华市金东区全力建设八仙积道、金佛飘香(仙佛诗歌)等“2+1”最美共富带,以独特地理优势,串联仙佛文化、名人文化及特色农业产业等优质文旅资源,共筑乡村“共富圈”。

  绍兴市持续释放“后亚运”体育红利,变体育赛事流量为城市发展增量,王坛镇融合户外露营、山地运动和研学实践,主打建设“年轻经济”板块;柯岩街道联合乔波冰雪世界等6家体育企业组成“酷玩联盟”,成为中国最佳运动休闲小镇。

  “智慧”赋能“大转变”,实现智慧文旅新飞跃

  浙江不断夯实智慧旅游发展基础,推动数字技术在智能管理、场景建设、出行体验等多个环节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为提升旅游业质量提供新动能。

  金华市建设智慧文旅(广电)大脑项目,助推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打造“清朗网络文化智管”应用,运用数字化手段,弱化因现场检查对企业的干扰,探索解决既要保护营商环境、又要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行为的矛盾。

  杭州市借助手机信令、红外客流量计数等方式,打造“杭州景区舒适度查询系统”,对全市51家高人气景区景点进行重点监测,可提供客流量实时监测、数据动态分析、景区实时状态显示、出行时间推荐、停车引导等服务。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实施虚拟现实文旅体验平台项目,利用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技术优势,打造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新一代数字孪生博物馆,同时开发全景导游小程序,满足游客线上导览和讲解需求,入选了今年“浙江省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作者:陈娴 孟之炀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