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葫芦 大产业

——聊城东昌府区葫芦产业走出一条美丽致富路

版次:05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7月11日

  ■ 蒋涛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坚持把培育葫芦特色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深入挖掘葫芦文化资源,壮大人才队伍,创新制作技艺,促进了农业、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推动了葫芦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东昌府区葫芦种植始于汉代,至今已有1000余年。目前,东昌府区葫芦种植面积达1.1万余亩,加工户达1000余家,现有葫芦雕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东昌府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葫芦种植、加工、销售集散地,葫芦产量占到全国70%以上,产品销往北京、天津、山西等30余个省市,以及韩国、美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年产值超过10亿元。

  围绕葫芦产业发展,东昌府区梁水镇规划建设了全国首个以葫芦文化为主题的风情文创基地,立足造型、品种、景观、原生态四大特点,在城镇与农村的交汇处打造新农业经济发展平台。依托“千年古镇、繁森故里、葫芦之乡”金字招牌,堂邑镇规划建设葫芦生态农场示范基地,大力挖掘葫芦产业内在潜力,实现由传统“葫芦加工产业”向新型“文化创意产业”转换。堂邑镇路庄村充分发挥葫芦种植的传统优势,开创“线下种植、加工、文创,线上互联网、电商直播和客户端消费”的发展模式,让传统小葫芦搭乘时代电商快车,助力葫芦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

  葫芦特色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和村集体经济增收,不仅壮大了农业观光、乡村旅游、乡村研学游等特色产业,还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显著。近期,国家统计局东昌府调查队选取当地20家葫芦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15家葫芦种植户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受访的35家葫芦生产经营主体和葫芦种植户均表示,葫芦特色产业帮助自己家庭增收显著,其中,每年实现增收1万元至4万元的占71.4%,增收4万元以上的占28.6%。受访的某葫芦种植户介绍道,近几年葫芦种植效益稳定,普通1亩地的葫芦年效益能达到2万多元,去年自己种植18亩葫芦,年纯收入高达40多万元,远远超过常规种植收益。

  小葫芦成就“福禄”大产业。据东昌府区旅游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促进文化和旅游进一步深度融合,实现葫芦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东昌府区目前正在建设中国首家葫芦产业互联网平台,采取“非遗文化+数字化”创新模式,打造全国首家葫芦文化产业互联网平台,努力为产业发展插上数字“翅膀”,助力葫芦产业实现真正的“腾飞”。

作者:蒋涛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