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费价格调查分类目录修订的思考

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7月11日

  ■ 李果 张红瑛 袁琳璐

  2025年为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基期轮换年,按照国家统计局相关要求,全国各地现已全面开展调查目录修订摸底工作,为明年基期轮换专项调查搭好框架。调查目录修订质量将决定新一轮基期调查的代表性,当前正处于修订调查目录的关键时期,如何在目录修订工作过程中有的放矢、提升工作成效?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基层调查队开展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分类目录的修订和完善工作谈几点思考。

  明确工作重点

  找出需要删除的基本分类。目前使用的调查目录是由5年前基期专项调查摸底相关居民消费数据制定,共有329个基本分类。经过5年的变化,一部分服务、实物消费已经或即将退出居民消费领域。这些已经消亡的或正在消亡的基本分类,在未来5年是否剔除调查,需组织各市县调查队对分类架构熟悉的业务人员根据本地实际消费情况,从中逐一发现未来几年失去代表性的基本分类,由国家统计局综合各地情况评审后统一调整。

  挖掘需要增加的基本分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近年来新产品、新服务层出不穷,这些新的消费出现时间较短,发展迅速,变化快,前景难以预判。有些新的消费类型走访摸底、获取数据难度大,没有实际调查的可操作性;有些新的消费类型跨类别、跨行业、转型快,在未来5年中较难持续保持代表性。因此在挖掘需要增加的基本分类时,应综合考虑新的消费如何纳入当前分类体系、未来5年是否能够继续保持代表性等诸多因素。

  合理调整分类目录结构。对于需要取消的基本分类,根据现在以及未来的消费情况,将完全没有的消费类别直接删除;将消费量小并正逐渐失去代表性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删除后并入其他分类中;对于新增分类应合理确定其上级类别并按一定排列顺序归入相关类别中。

  找准调研方向

  部门调研挖掘消费新业态。走访统计、发改、商务、医保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调查网点,着力拓宽调查分类及产品(项目)目录修订信息来源和渠道,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专业联动比对目录。开展住户调查专业人员座谈,了解近年来居民消费习惯、消费品类、调查类别的变动情况,与当前调查目录比对,专题研讨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情况,初步明确调整的具体方向。

  通过网络了解消费倾向。参考大型购物平台的商品分类,筛选分析新时期新消费业态下可能增加或变更的分类项目和规格品。

  组织采价员梳理排查小权重分类。组织采价员结合采价网点日常调查情况,全面梳理当期方法制度下的调查分类目录,重点排查权重最小的20个基本分类。小权重分类在上一轮基期中,居民消费占比就不高,经过近5年的变化,是最有可能取消的分类,是重点梳理对象。

  科学确定分类

  搜集整理,确定增删计划。在全面搜集整理了以上目录之后,预判这些分类在未来5年的消费变动趋势,初步筛选下一轮基期调查可能消失的调查分类,初步拟定调查目录新增、删除、合并、分解等修改建议,再制订调研计划,并对部分分类复杂、资料难以收集的项目作出重点标记,为后期开展重点走访调研和科学合理测算权数做好充分准备。

  多方验证,确保建言精准。一是通过数据比对,验证建议的必要性。与住户调查汇总资料比对,查询城镇居民消费记账记录,验证拟定取消的类别在居民消费占比中是否偏小,拟定增加类别在居民消费占比中是否逐年增多,剔除不必要删除或增加的基本分类。二是深入基层调研,验证建议的合理性。深入医院、学校、商场、超市等调查网点实地走访座谈,就调查分类中拟新增、删除的基本分类,听取一线销售人员和资深人士的意见建议,确保调查分类及产品(项目)目录修订合理,经得起实践的考验。三是开展调查预演,验证建议的可行性。积极与相关调查网点和教育、卫健、商务等部门加强联系,对照拟新增类别,预选出有前瞻性、供销相对稳定的调查规格品和经营状况较好、成交量较大的调查网点,确保调查产品目录修订后,新增分类的规格品能够顺利采集,确保新分类规格品调查的可行性。

  完善论据,确保科学规范。一是详细阐述类别修改理由。根据调研情况,以事实为据,用数据说话,详细阐述类别增加、删除的修改建议理由,做到理由充分、逻辑严密,建议科学合理可行。二是准确描述新增类别调查范围。对新增类别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精准描述,同时列举常用的具体规格品,让大家直观、准确地了解新增类别调查的范围,帮助选取正确规格品。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 国家统计局广元调查队)

作者:李果 张红瑛 袁琳璐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