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6月17日
■ 卢利萍
在住户调查样本中,老年户占有重要比重,做好老年群体的记账工作对于夯实住户调查数据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身住户调查工作实际,就如何提升老年记账户群体记账数据质量谈几点思考。
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当前老年记账户群体的记账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培训效果不明显。老年记账户由于自身年龄原因对记账软件操作熟练度不够,较难适应电子记账方式。组织记账户开展业务培训时,老年户缺会、替会率较高,多由家属代替参会,替会人回去后对培训内容传达不够准确,难以达到预期培训效果。
二是记账规范性不够。老年记账户在记账时习惯性用市斤、箱、个作为计量单位,不习惯使用软件默认单位“公斤”。同时,老年群体习惯口语化记账,品名经常出现错别字或用方言表述,无法从关联项中选择,系统不能实现自动识别和编码,增加了业务人员审核工作负担。
三是账页完整性不足。部分老年记账户会选择由儿女代记账,记账时回忆容易造成漏记。纸质账本存在封面填写不完整,账页日期、姓名、项目摘要、数量单位、折标等记账要素缺失等问题。
四是辅调员辅导不到位。部分辅调员未专门针对老年记账户问题进行特别指导。登录平台反馈问题及时性不够,对跨月记账、回忆记账等错误未能及时核实修正。掌握家庭成员变动信息及收支情况变化存在滞后性,导致错记、漏记等情况发生。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和改进。
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实效。首先,加强老年记账户的业务指导,采取集中培训和入户培训相结合方式,订单式讲解难点和易错点,确保每位老年记账户学懂弄通。其次,制作电子记账操作流程小视频、常见错误修改操作小视频和记账指南,方便老年记账户对照学习,减少漏记、错记情况。再次,制定常见商品价格参考表,并备注地方方言,帮助老年记账户减少账页中数量和价格奇异值。
强化入户走访,提升访户质效。一是加强日常访户工作。平常通过电话、微信聊天和慰问等方式加强对老年记账户的人文关怀,拉近彼此距离,争取支持和配合。二是加大对老年记账户访户力度。将访户频次作为对辅助调查员日常考核的重要依据,要求每月走访老年记账户次数不少于两次,访户中严格遵循“问题导向,到点到户”原则,对容易出现的错记、漏记的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说明,有效解决记账中遇到的困难。三是压实辅调员组长责任。根据地理特征将30个住户样本点分成三大账区,设立账区组长,要求组长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负责各自账区老年记账户结对指导和查漏补缺工作,定期展示老年记账户记账质量提升情况。
加强样本管理,提升样本信息质量。一方面,加强与相关部门联动沟通,及时获取样本户全体家庭成员变化、就业状态、就职单位、工种、收入组成等基础数据,确保样本信息的精准性。另一方面,利用分点分户台账,重点关注收支增减金额幅度较大、常住人口变动较大、账目存在明显逻辑矛盾的老年记账户,核实家庭成员增减、变动情况,实现记账户信息更新“零时差”。同时,建立“特别关注记账户名单”,对于易出现多天未记账、易出现漏记情况的老年记账户进行特别关注,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补记。
严格审核把关,提升记账数据质量。一是落实“日审周结月清”的制度。充分利用平台python审核和iHaps审核功能,结合住户调查数据e管理小程序监控功能,随时查看老年记账户记账情况,发现错记、漏记、不及时记等问题时,及时进行反馈提醒、督促和改正。二是加强纸质账本的监管,确保账本记账要素的完整性,账页的准确性。三是加强对老年记账户的电话回访,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辅调员核实修改,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完善平台功能,提升使用效率。推动“e记账”App老年版功能上线,做到字体大,颜色鲜明,操作流程简单,方便老年记账户操作。开发语音分类和提醒功能,解决老年住户面临“不会用”“不好用”的问题,提升老年记账户的记账便捷度和精准度。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东阳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