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出新路子、鼓满“钱袋子”——

平江特色旅游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版次:06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6月06日

  ■ 巫果 付爽

  旅游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遣,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工作忙、时间少,旅游成了人们放松精神、减轻生活和工作压力首选的方式。近几年来,随着城乡建设和旅游产业的升级完善,“乡村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乡村游”不仅能起到放松,减压的效果,同时还能让人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情趣。

  作为国家级脱贫县,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深入贯彻“旅游旺县”战略,积极探索旅游新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游”,逐渐发展成为岳阳地区乃至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群重要的游客集散地,闯出了一条以“乡村游”为特色的旅游经济带动平江发展、弘扬平江精神、提升平江形象、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平江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具备独特的旅游发展优势。从交通区位优势来看,平江县紧密对接长株潭、江西、湖北等周边地区,近3年累计投入资金33.3亿元,推进了平汝高速、平益高速、蒙华铁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县城进入“长沙一小时经济圈”,同时,持续加大各景区交通建设,全县所有运营景区进入“县内一小时旅游圈”;从资源优势来看,平江旅游资源丰富且独特,既有幕阜山、福寿山为龙头的自然山水旅游资源,又有沱龙峡漂流、连云山大峡谷漂流等自然禀赋强的特色旅游资源,更有“杜甫墓祠”、平江起义纪念馆、湘鄂赣革命根据等红色人文旅游资源;从政策优势来看,平江县是革命老区,2014年被列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联动发展规划,进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长株潭城市群总体规划,并有9个村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七部委列为国家美丽乡村。

  在发展“乡村游”的过程中,平江县充分发挥当地特色,走出了一条条独特的发展路径。以芦头村为例,作为一个山区村,全村林业用地面积达665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0.69%,原来是个典型的靠山吃山的资源村,村民主要通过售卖竹子、木头为生。在确定了向旅游业转型之后,该村决定走以村支部为核心、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发展道路。在村支部的倡议下,由党员带头,以村里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依托,由个人集资建设,打造出一座面向城市游客的休闲避暑度假山庄——绊山山庄,从此芦头村正式踏出了生态旅游的第一步。在近4年的运作过程中,绊山山庄年接待游客超3.5万人,年创收超100万元,同时带动全村20余户农户参与到民宿经营当中。为了将村内的山水资源更好地利用起来,经过多方考察,最终确定了“网红小火车+山谷溯溪+玻璃漂流”为核心产品的芦头境谷项目,由村民自筹资金,参照公司化运营。芦头境谷于2019年正式动工,2021年端午节营业,端午节景区营业首日就接待游客超1500人,2021年全年景区纯收入达到360余万元。

  此外,平江县还开辟农旅融合道路,由观光式旅游转变为体验式旅游。通过龙头企业带头,政府帮扶扶持,鼓励老百姓成立合作社参与产业经营,形成以农业为核心的新型农业旅游。丽江村田园艺术小镇依托碧桂园,进行整村开发。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由碧桂园出资帮助完成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碧桂园再捐赠给丽江村村委会,其中欢乐果世界就是以水果作为主要的农业载体,同时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自然教育+亲子活动”。目前欢乐果世界已经有了6000亩的特色水果种植片,年销售超达2500万元,带动了周边近2000人就业。

  经过几年的发展,平江县“乡村游”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现有景区(点)37家,其中4A景区3家、3A景区11家,2022年接待游客869.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7.36亿元,有力支持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2016-2022年,全县签约文旅项目33个,总投资超过152亿元。先后获评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先行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最佳文化旅游目的地等,极大地提升了知名度、美誉度。

  “乡村游”的发展也促进了居民增收。据不完全统计,平江县文旅产业发展直接或间接带动3万余名贫困群众依靠旅游产业实现稳定脱贫,重点旅游乡镇60%的餐饮、住宿商户依靠旅游业生存。如平江县加义镇丽江村因红色旅游日益兴旺,群众自发开展农家乐、土菜馆经营,从2012年到2023年间,丽江村内新增民宿、农家乐50余家,相关从业人员增收超2万元/年。除了村民增加自营收入以外,村集体还通过各种形式将旅游业收入反哺给村民。如加义镇芦头村将集体收益绝大部分用于村内助学、老人关怀、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

  今后,平江将继续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旅游新增长极优势,在农产品批零、大商贸、服务型农业、旅游房地产等关联产业形成发展合力,点燃平江旅游的强大引擎。

作者:巫果 付爽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