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调出大县如何做好畜禽监测调查

——来自广东清远的统计调查工作体会

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5月23日

  原永红 绘图

  ■ 杨春蕾

  生猪调出大县监测调查,是主要畜禽监测调查的重要部分,也是畜牧业统计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生猪调出大县监测调查工作?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浅谈几点思考建议。

  从笔者了解到的实际工作情况看,当前生猪调出大县监测调查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现场核实难度大。近年来,养殖户疫病防范意识提升,入栏核实困难,现场核查一般只能与养殖场老板或者管理人员交谈了解实情,对数据的真实性较难考证。二是生猪调查指标较为繁琐。在调研中,有部分村级辅调员反映,当前的生猪定报表一共有18个指标,指标之间均有较强的逻辑关系。如个别大型养殖场由于自繁、出售的情况频繁,较难发生一笔记录一笔,而统计报表需要统计员按月来统计,存在记“回忆账”及登记时间差的情况。同时,存栏生猪分为25kg以下仔猪和待育肥猪,待育肥猪再细分出50kg以下和以上。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出栏时生猪养殖场不会对生猪称重,养殖户一般按照猪龄划分大小,在填报报表及生产台账时,这两项指标较难填报准确。三是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畜牧业调查仍采用传统的纸质报表,入户填报,再由县级工作人员录入联网直报平台。每次报表期需录入、审核的调查数据量大,录入精准度有时会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率有待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应从四方面着手提升生猪调出大县监测调查工作质量。

  ——提高思想认识,确保调查任务落实到位。进一步明确生猪调出大县监测调查是国务院部署的重要工作,是农村统计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未设国家调查队的县(市、区)国家调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以及调查总队关于如何进一步加强未设国家调查队的县(市、区)国家调查工作的要求,加强局队联动,统筹安排部署,确保国家调查任务落实落地。

  ——完善调查制度,严格依法依规调查。一是科学合理完善指标设置。新形势对农业农村统计调查基层数据采集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与基层调查员及调查对象沟通,及时了解调查方法制度及指标仍需进一步优化之处,加强方法制度研究撰写,积极向调查总队沟通反馈,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二是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调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宣传,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要求开展调查,确保统计调查数据完整准确,真实可靠,实事求是地做好数据采集、录入、审核等工作。

  ——坚持守正创新,提高科技手段应用水平。一是探索开展畜禽监测调查视频大数据应用试点工作。高度重视生猪智能监控工作,及时梳理源头数据采集的难点、堵点,加强对生猪养殖场出栏量方面的统计,探索生猪统计调查数据评估与核实路径,不断深化生猪调查改革创新。二是积极探索开展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手机采集数据试点工作。结合生猪调出大县调查工作实际,积极探索研究更具可操作性的采集方案,推进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手机采集数据试点工作,查找调查中面临的疑难问题,不断推动生猪大县数据采集的可行性手段创新。三是推动统计云测试工作落地落实。深刻认识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云工程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强化组织领导、沟通联系、测试操作工作,反映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系统优化意见和建议,提高测试效率,助力统计云地方测试工作顺利开展。

  ——强化数据审核,提升源头数据质量。一是多重审核,确保月度数据匹配性。严格执行“辅调员自审、镇级初审、县级复审、市级终审”的四级审核机制,对数据进行层层把关,将每月的生猪数据录入电子表格,利用公式并结合往期的数据,加强对跨月度关联性的审核,审核数据的逻辑性、衔接性及平衡性,确保月度数据的匹配性。二是多措并举,提升数据核查成效。发挥市、县、镇、村联动机制,综合运用现场核查、电话核查、线上核查等方式与养殖场联系,通过查看畜禽养殖台账,核实存栏、出栏、增加、减少等各项数据;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无人机、遥感等技术对养殖场内的养殖情况进行拍照;通过生猪视频大数据应用试点实时查看养殖场圈舍情况,以印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清远调查队)

作者:杨春蕾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