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龙虾缘何长盛不衰

版次:06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5月16日

  ■ 梁黄迪

  近期,2024年潜江龙虾春捕仪式在湖北省潜江市龙湾镇瞄新村虾稻共作基地正式举行,来自当地的24支龙虾捕捞队进行了现场捕捞。据了解,该仪式已经举办了24年,今年更名为春捕仪式,意味着潜江龙虾基本实现了四季可捕。小龙虾深受全国人民喜爱,全国小龙虾产区发展众多,品牌层出不穷,潜江龙虾为何能够长盛不衰?潜江龙虾的招牌为何越擦越亮?带着这些问题,湖北省统计局联合潜江当地统计局来到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走访探寻答案。

  养好虾

  好水出好虾,长江流域的优质淡水是小龙虾生长的先决条件。发展舌尖上的产业,首先就要在品质上下功夫。

  202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推出“虾十条”,赋予“潜江龙虾”全省打样之责。在政策指引下,一方面,潜江市加大研发力度,筑牢种业根基。联合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建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良种选育繁育基地和立体模式试验示范基地等,选好种、育好苗。另一方面,潜江市加快模式创新,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潜江市2001年首创“虾稻连作”模式,2013年优化升级为“虾稻共作”模式,探索“虾稻+N”模式取得良好收益,实现了“四季有虾”的目标。

  做好虾

  潜江创新推出油焖虾、蒜茸虾、清蒸虾、卤虾等128道小龙虾菜品,把小龙虾做出了“花”,其中油焖虾、蒜茸虾更是入选“中国名菜”,成为经典做法。同时顺应市场需求,研发推出预制菜、盖浇饭、虾茶之恋等新品。还采用绿色环保创新技术提取甲壳素及其衍生物,打造生产医药用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目前潜江小龙虾规上加工企业达48家,年加工能力新增10万吨,达到80万吨,其中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以上14家;年加工交易总量达70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60%、全国总产量的25%。与此同时,推动龙虾学院扩规提质,培养更多小龙虾产业复合型人才,做出更多好虾。

  卖好虾

  1998年,潜江率先尝试小龙虾代加工并远销欧美,出口连续16年领跑全国,高峰期年出口额可达20亿元。20多年来,潜江不断提升冷链仓储能力,加快实施虾谷冷链仓储物流园等项目,冷链仓储能力达70万吨,由“卖一季”向“卖四季”转变。为提升集散交易能力,潜江建成27个省内外小龙虾交易分中心,年交易量达23万吨,年交易额达116亿元。为提升定价主导能力,潜江建立30个信息发布站,优化价格信息采集模式,提高“潜江龙虾”价格指数行业影响力和公信力。

  目前,潜江虾稻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750亿元,拥有全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冷链物流网24小时可达全国600多座大中城市,小龙虾年交易总量达70万吨,“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350.8亿元,连续5年登顶行业榜首。

  “玩”好虾

  潜江主动创优品牌,完善品牌共建共享联席会议制度,已与5个省内小龙虾主产地签订共同使用“潜江龙虾”品牌合作协议。同时积极推动品牌走出去,今年已赴沈阳、北京、成都等地开展了专场宣介。

  与此同时,将小龙虾元素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打造特色城市景观。潜江“以虾为线”整合旅游资源,串景成链,开发“潜江龙虾”美食主题研学旅游线路,积极打造珑韵古街、高速服务区、农旅融合基地等优质文旅项目,同时深度开发特色文创产品。

  今年,潜江市将继续深化落实湖北省“虾十条”政策,聚焦“品牌最响、品质最优、体量最大、城市最火”目标,把“潜江龙虾”打造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一面鲜艳旗帜。

作者:梁黄迪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