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蔬菜统计监测的初步思考

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5月16日

  原永红 绘图

  ■ 孙珺富

  “菜篮子”连着千家万户,关乎国计民生,做好蔬菜统计监测对于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发展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做好蔬菜统计监测工作、提升蔬菜统计数据质量,浅谈几点建议。

  从实际工作中了解到的情况看,当前蔬菜统计监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蔬菜统计报表指标多、细且逻辑关系复杂,涉及各类蔬菜的播种面积、产量、设施个数、设施内面积等140余项指标,填报难度较大。

  二是农户会根据市场需求、季节变化,采取温室育苗、轮作等方式灵活调整蔬菜种植品种、频次,导致蔬菜种植品类多、变化快,及时跟踪监测难度较大。

  三是村级统计人员多数为村会计兼职,其中个别人年龄偏大,难以适应统计工作需要。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从上报、审核、培训三个关键环节着手,全方位提升蔬菜统计工作水平。

  建立健全电子台账,做到先有台账后有数。建立健全农村统计电子台账,重点监测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蔬菜种植面积10亩及以上、食用菌种植占地面积3亩及以上的规模户,通过台账与日常报表同部署、同审核,实现蔬菜生产数出有据、全程留痕;利用电子台账表格的条件格式功能,强化农户电话号码、播种面积、产量等指标的表内、表间逻辑性审核,实现报错数据精准识别、自动纠错。

  在加强平台审核的基础上,探索采用遥感技术核验评估。一是平台前置审核。活用平台查询标记,提前编制、共享查询公式,实现重难点指标“即报即审”。二是遥感综合评估。与调查队开展合作,运用遥感技术核验基层上报数据。例如,调查队在遥感监测粮食种植面积时,可以同步监测蔬菜大棚数量变动情况,为评估各乡镇街道蔬菜生产趋势提供信息支持。

  在培训中注重提高统计人员实操能力。培训前,可以使用问卷星等工具开展快速测试,摸清基层统计能力短板;培训中,采用案例分析、小组研讨、上台讲评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确保参训人员较好地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在每次数据上报后,对问题较多的乡镇开展调研指导,面对面、手把手地教方法、传经验、促提升。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统计局)

作者:孙珺富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