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4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5月14日
■ 李想
清晨,我推开门去上班时,不经意间回头一望,只见母亲戴着那副红色细边框的老花镜,怀里抱着粉嫩的8个月大的小外孙女儿,正轻声地给她读着《七色花》绘本。小女儿咿咿呀呀地学说话,肉乎乎的小手调皮地抓向母亲的老花镜,此刻,晨光在她们身上勾勒出金色的轮廓,画面温馨,爱意满满。
说起母亲的老花镜,还有一段小故事。母亲的视力一直很好,没有近视,但过了50岁后,看东西就越来越模糊了,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老花了。母亲是爱美的,想要挑选一幅优雅漂亮的老花镜,于是,周末我陪着她在眼镜店里逛了很久。也许是初戴眼镜不适应,一天下来,母亲挑选试戴了多副眼镜,也没有找到满意的款式。随后,我又在网上眼镜店里选购了三四款老花镜,母亲反复试戴挑选,最终选中了其中一款。
这是一款红色细边框的老花镜,样式轻巧,美观大方,母亲很喜欢。周末,母亲陪着我的大女儿上围棋补习班时,常戴着老花镜,认真地记着老师讲过的重点,抽空还要逐字逐句地研究棋谱、看看围棋小视频。陪着大女儿学习中国舞时,她也要在包里揣着老花镜,上课时就戴上眼镜举着手机拍下舞蹈的关键动作。母亲给小女儿喂辅食时,她也要戴着老花镜,时不时地查看小红书、抖音的育儿小视频,再去科学搭配、精心制作。母亲经常念叨,知道你们平时工作辛苦,我会努力帮你们照顾好两个孩子。
母亲幼时生活在四川达州的山村里,家里兄弟姊妹多,只靠着姥爷微薄的工资生活。母亲那时候为了读书,每个星期都要背着一罐子咸菜和干馒头,天没亮就步行1个多小时的山路去上学,风霜雨雪也没有阻止她求学的步伐。终于,母亲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师范学院,是村子里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又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她一辈子喜欢学习,即使退了休,也常常念叨着“活到老,学到老”。尽管现在帮我们照看孩子挺辛苦,母亲一有空闲就会戴上那副老花镜看书看报,还和我们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母亲的老花镜,不仅是她孜孜以求、不断学习新事物的必备工具,更是母爱的载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这些最朴素、最真挚的生活点点滴滴中,母爱始终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温暖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