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惜换等因素成掣肘
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4月24日
■ 叶明龙
以旧换新作为促进家电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家电消费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期,国家统计局泰安调查队随机抽选山东省泰安市64名消费者开展了快速调研,了解消费者对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体验和期待。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以旧换新活动认可度较高,但与此同时认为现有消费品使用年限未到、回收价格较低等成为影响参与以旧换新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以旧换新活动参与度满意度较高
调研发现,七成以上居民参与过以旧换新活动,其中家电换新占比最高。调研显示,71.9%的受访居民以前参与过以旧换新活动。其中,67.4%的受访居民参与过传统家电换新,26.1%的受访居民参与过电子产品换新,6.5%的受访居民参与过机动车以旧换新。据介绍,2009年我国首次出台政策鼓励家电以旧换新,后续各级政府部门又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为推动家电以旧换新提供了政策支持。由于开展时间较早、经验模式相对成熟,加之近年来我国家电市场进入更新换代高峰期,消费者对传统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较为了解,参与度较高。
在参与过以旧换新活动的消费者中,87.0%的受访居民对活动体验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13.0%的受访居民表示一般,没有人选择不满意。总体来看,多数消费者对目前以旧换新活动满意度较高,认为既保护了环境、又扩大了消费,对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59.4%的受访居民表示了解国家最新出台的以旧换新政策,其中65.8%的受访居民认为新政提升了自己参加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意愿。电子产品、传统家电、汽车成为消费者希望以旧换新的热门类别,分别占调研人数的73.8%、72.1%和49.2%。
目前,居民家庭中汽车、电子产品、家电保有量较大,消费市场已转向存量更新为主。调研显示,81.3%的受访居民家庭拥有小汽车,100%的受访居民家庭拥有手机,90.6%的受访居民家庭拥有电视、冰箱、空调。部分消费品的潜在更新需求到了集中释放期,以旧换新将成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分别有21.9%、34.4%和39.1%的受访居民表示以旧换新行动提升了自己的购车意愿、更换电子产品的意愿和更换家电家装的意愿。做好存量优化将成为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主要方向。
使用年限未到、补贴力度不高成掣肘
部分消费者没有以旧换新意愿的原因,42.2%的受访居民认为现有消费品未达到使用年限,淘汰掉太可惜。某家电销售人员表示,很多消费者本着“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的节约观念,觉得家电产品只要能用,就不用换新。“但实际上每种家电都有自己的安全使用年限,一旦超期使用,不仅工作效率、经济性会大打折扣,而且容易发生漏水、漏电甚至火灾等安全事故,潜在危险巨大。特别像冰箱、洗衣机等家电,老旧产品也难以满足消费者的新增需求,为了家人安全和健康,最好还是及时更新,避免家电‘超龄服役’。”
此外,有一部分受访居民感觉旧产品回收补贴较低,以旧换新激励作用不强。调研显示,26.6%的受访居民认为旧品回收的价格太低,以旧换新吸引力度不够;84.4%的受访居民希望增加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力度,有效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提高政策实施效果。受访对象泰山区李先生表示,自己2015年购买了一辆汽车,近几年小毛病开始增多,看到一些新发售的车辆配置和外观都非常出色,也萌生过换车的想法,但到4S店咨询后发现,除非很旧的车置换价格才比较合适,一般的旧车置换价格比二手车商回收价格低了10%左右,而且自己中意的车型没有置换补贴,感觉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并不划算,最后决定暂时先不换车,如果下一步相关政策调整,补贴力度更大的话,他会再认真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