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京津冀城市群承载力测度及应用研究》
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4月15日
■ 宋辉
作为经济发展的活跃区域和增长引擎,城市群发展需要经济、生态、文化、交通、人口等子系统支撑。而子系统之间既存在促进也存在博弈,某一子系统出现短板或超出阈值,将直接影响综合承载力和城市群整体的发展。科学评价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准确把握城市发展优势和短板,对于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河北大学户艳领老师的课题组撰写了《京津冀城市群承载力测度及应用研究》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特点如下:
一、现实意义较强。城市群布局优化需要各城市发挥自身优势、弥补短板,加强合作。目前急需深入探索完善城市承载力的科学量化方法,从各城市承载力角度探索推进城市间的功能互补、相辅相成,提升城市整体承载力和竞争力。该书在理论上丰富了城市群承载力研究,有助于为进一步探索提升区域承载力、制定承载力发展规划和推动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提供参考。
二、时间与空间分析相结合。在搜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承载力进行评价,并从时间角度展开趋势分析。在空间上,借鉴承载力现有研究方法,依据承载力子系统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系统性特点,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将地理距离与最短时间成本相结合,测度了城市间的经济引力,并计算引力差分析了城市群的空间关联结构。
三、测度城市承载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依据综合承载力的作用机制分析,综合统计评价经济、资源环境、文化承载子系统的承载力,从耦合协调角度分析各承载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泰尔指数进一步分析城市群承载力的差异和根源。
四、实证分析具有特色。以实证分析为基础,将统计模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构建涵盖经济、资源环境、人口、交通、文化等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大容量面板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模型对城市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城市的承载短板和优势。
综上,该书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既注重统计测度理论研究,又对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挖掘,为科学定位城市发展功能,推进区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依据,具有较强的学术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