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措施得力、企业积极作为——

湖南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小微企业

版次:06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4月11日

  ■ 肖琪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运用,现代技术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近日,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在长沙、湘潭等8个市州对87家中小微企业开展了专题调研,了解湖南省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情况。调研结果显示,湖南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全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各地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3年,长沙市入选全国首批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推出了《数字长沙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6年)》等行动方案,深入开展“智赋万企”行动,累计投入近40亿元用于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等相关工作,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专项项目27个,遴选9批次共1462家智能制造试点企业,为近千家企业进行数字化诊断,开展典型场景建设7000余个。

  常德市制定了《常德市“智赋万企”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出台《2023年常德市规模工业企业个性化考核奖励办法》,设立“智赋万企”专项资金,大力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化与国科控股、北京邮电大学交流,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当前已有500多家企业与全球60家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永州市成立“智赋万企”行动工作专班,整合政策、资金、资源,加大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要素保障;经开区推出园区版“智赋百企”活动,上百名园区企业“保姆”积极进企业、下车间,围绕企业提升产能和行业竞争力,为企业智能化发展进行政策解读,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多因素促使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本次专题调研的87家中小微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有54家,占比62.1%;未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有33家,占比37.9%。调研中,已开展了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认为,进行数字化转型最主要的驱动力(多选)是“企业降本增效的内在需求”和“客户消费行为和需求的变化”,分别占比74.1%和51.9%;该题的另外3个选项,“相关政策的积极引导”“外部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和“新的市场发展机遇”的选择比例也分别达到46.3%、40.7%和35.2%。这说明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既有内在管理需求的驱动,也有外在市场变化的原因,还有政策引导的助力。

  从益阳的湖南新马制衣有限公司来看,该企业是一家针纺织品及原料制造的小微民营企业,公司为了在行业中争取更大市场,升级改造和引进了一批自动智能数字化设备,因此实现了管理和销售模式的突破,生产效益明显提升。据湘潭的湖南省金河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任人介绍,他们公司由于企业降本增效的内在需求开展了数字化转型,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研发效能有所提升,转型以来,研发了10种新产品,申请了10项专利,产值增加了20%。

  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焕发新活力

  在数字化转型覆盖的7类环节领域中,“生产(服务)流程”和“运营管理”占比最高,分别为37.9%和35.6%,“仓储物流”“研发设计”“采购供应”和“市场营销”的选项占比均超过20%,分别为28.7%、25.3%、24.1%和23.0%,仅有“产品服务”的选项占比较低,为12.6%(另有“其他”为6.9%)。这说明,在调研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广泛覆盖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领域,为企业带来了全方位的助力。

  从益阳的湖南博明英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来看,该企业是一家生产光学产品、电子产品及数码产品的小微民营企业,企业购置信息硬件设备,搭建了新核云系统、公司网站、远程网络电子监控系统,建立了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一系列转型,物料浪费减少了15%,生产人员成本降低了10%,订单按期交付率提升了20%,设备综合效率提升了25%。

作者:肖琪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