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购物、微信“嗨聊”——

北京朝阳区银发经济发展蕴生机

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4月10日

  ■ 张彦妮

  近日,国家统计局朝阳区调查队对辖区内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群体开展了抽样调研,以了解北京市朝阳区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调研结果显示,以“60后”为代表的“新老人”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对老年群体的固有印象,正展现出别样活力,热衷于线上购物、微信“嗨聊”,这些新型生活方式也为银发经济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

  更“会玩”:花式解锁“新娱乐”

  与传统印象不同,当下老年群体积极“触网”。在问及“平时使用互联网主要做哪些事情”时,64.1%的受访者表示“喜欢观看抖音等短视频娱乐”,57.7%主要使用微信聊天,42.3%喜欢使用淘宝、拼多多等网上购物。

  老年群体爱“网购”,64.1%的受访者每周会有2-3次甚至更多的网上消费。对于当前互联网购物或生活的满意度,57.7%的受访者表示满意,其中表示“非常满意”的为17.9%,表示“比较满意”的为39.7%。这反映出当下老年群体对互联网等新渠道的消费需求、社交需求同样旺盛,“刷手机”的爱好与青年群体差异不大。

  更“潮流”:积极拥抱“新消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老年群体收入水平普遍提高,消费“底气”更足。调研中,92.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当前经济较为独立,有稳定的个人收入来源,其中87.2%的受访者收入主要来自退休金,另有5.1%的受访者还在继续工作有额外收入。

  大部分老年人移动支付也“能上手”,当问及传统现金支付和移动支付之间更愿意接受哪种方式,50%受访者选择“都可以,都会使用”;有11.5%的受访者偏好使用移动支付;偏爱传统现金支付的已不足半数,为38.5%。

  更“品质”:高度关注“新服务”

  健康是安享晚年的重要前提。在各类消费服务中,受访者对医疗健康服务关注度最高,提及率达到70.5%。

  此外,老年群体消费需求结构更加多元,正逐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除基本生活开支和医疗支出外,越来越多的老年群体开始关注享受人生,关切“诗和远方”。有21.8%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注护工、保姆等家政服务质量;21.8%的受访者关注“夕阳红”“养生旅居”等符合老年个性化需求的旅游服务;11.5%的受访者在电影演出及外出旅游等文化娱乐消费上消费较高。

  更“期盼”:筑牢消费“防火墙”

  调研同时反映出,北京市朝阳区的老年人对于银发消费“有三盼”:

  一盼智能产品更“适老”。调研结果显示,老年群体当前对智能平台使用范围较窄,特别是交通出行和就医类服务平台操作往往难以上手。为此,应继续推进数字技术“适老化”转型升级,推动痛点领域软硬件服务设施的深度改造,帮助老人更好接轨新消费。

  二盼产品服务更丰富。当前老年市场供给与消费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存在产品质量欠佳、售后服务不完整等问题。为此,应引导相关行业企业顺应变化,打造精细化养老服务模式,精准对接老人需求,将相关产业做大、做强。

  三盼监管更精细。老年人面对广告诱导、“软文”等不良营销分辨力有限,甚至存在少数不良商家瞄准老年需求,引导老年人盲目充值消费,甚至造成老年人财产损失。

  调研分析指出,为促进老年人的“银发消费”,有关部门应继续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对坑害老年人的违规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同时积极宣传防骗知识,通过短视频、微直播等老年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筑牢“防火墙”,让老年群体更加敢于消费、乐于消费。

作者:张彦妮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