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全准实”目标 实施“212”工作法
版次:04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4月07日
■ 刘朋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开展以来,山东省济宁市统计局紧扣“全准实”工作目标,创新实施“212”工作法,即两张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一套台账(工作台账)、两个专报(信息专报、督导专报),将工作部署、进程管理、末端落实形成闭环机制,有力有序推动五经普登记工作高效开展。
两张清单厘清职责
济宁局结合历次普查经验,重塑普查生产关系,印发任务清单和问题清单,推动统计主抓向政府主导、部门齐抓转变,确保各项部署落地见效。
据了解,济宁局立足43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印发部门任务清单144条,要求各单位比照清单逐条开展工作。市发改委成立7个副县级领导带队的督导服务组,动员全委力量包保企业,深入14县市区开展专项督导,共同推进五经普工作。市工信局成立督导帮扶工作组,借助“助企攀登”干部力量,宣讲五经普入户登记法规政策,获取普查对象的理解与支持。市商务局建立县级领导“包推扶”专班,结合“四上”企业大走访活动,指导县市区归集整理企业资料,推动商务领域市场主体全面纳入普查登记范围。
济宁市经普办组建副县级领导牵头、各专业为成员的业务指导专班,对14县市区实施“一对一”“点对点”会商研判,查找问题、明确措施,所有县市区均建立整改方案,逐季形成县市区、部门清单台账。
对于国家、省经普办重要会议精神,济宁局积极贯彻落实,通过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政府重点工作推进会等集中研究五经普,县市区、部门联动推进入户登记,为普查登记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套台账推进落实
济宁局针对不同普查阶段把重点工作记入台账,按照完成时限细化工作,使任务层层传导,做到普查各阶段工作有部署、有要求、有检查、有督导、有落实、有成效。
济宁局坚持将数据质量和培训贯穿始终,全程培训台账监测,打造覆盖全行业的“统计+会计+平台技术”复合型培训队伍,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做好反馈提升。针对各级领导干部,统计局主要领导以“讲师”身份2次做客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9次做客县市区理论学习中心组、1次做客党校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对“关键少数”培训五经普;针对普查两员,采取“系统培训+实操培训+现场指导”的三维培训模式,累计培训214批、2.2万余人次,不断夯实普查基础。
面对新增的工作任务、重要事项,济宁局及时纳入台账管理。为破解数字经济甄别难点,编印数字经济“口袋书”、制作通俗易懂“明白纸”;为提升两员队伍素质,组织开展心理辅导,加强人文关怀;为夯实源头数据质量,健全普查台账,确保普查数据“应统尽统”。
济宁局还锚定五经普全局工作,建立部门、县市区、专业工作组重点工作台账,向9个市直部门逐一印发普查正式登记意见建议函,市场监管、市税务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等15部门先后印发8个文件,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
两个专报双向激励
济宁局坚持联合督导检查,用好双向激励,及时转发能复制、易推广的五经普典型案例,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的共享机制。
截至目前,该局印发普查专报20期,不定期向市县主要领导报送省内外先进经验及普查动态,推广县市区成功案例,调动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14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为五经普“站台”,亲自推动、亲自调动进展情况、亲自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力推动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济宁局还聚焦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复盘总结,梳理汇总问题短板,共性问题市级推动,个性问题县级解决,理顺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率;聚焦数据质量,联合部门开展实地督导,组织市县联审,修改审核错误近万条,全力夯实数据质量;聚焦规范入户,搭建业务问题解答平台,畅通问题反映渠道,电话抽查与现场核实登记流程,确保真入户、入真户,真报数、报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