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3月25日
■ 徐静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因此确保源头数据质量是做好价格调查工作的首要职责。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做好基层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以下简称“工价调查”)工作谈几点体会。
当前,工价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难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有的企业重视度不够,统计工作规范难。根据月报填报情况及调研走访发现,有的企业经营者多将统计岗位作为新入职员工的过渡适应岗位,报表人员刚熟练掌握报表程序及相关工价知识之后,往往就会被调至其他岗位,数据质量难以保障。
二是规格型号多样,同质可比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规格品的变化频率也越来越快,这就给按照同质可比原则采集价格数据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是销售情况复杂,非价格因素剔除困难。剔除非价格变动因素一般由企业统计人员来完成,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统计人员由于受专业领域和相关知识限制,非价格变动因素剔除存在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数据质量。
严把审核关口确保数据质量。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开展法治宣传,提高在统企业法律责任意识,充分利用年定报培训时机开展会前讲法,向企业发放《工业生产者价格统计报表制度》等制度文件,加大对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明确企业义务,增强企业对统计调查工作的重视程度。二是坚持数出有据。严格按照调查制度要求对所有调查企业联网直报数据进行全面核查,把报表完整性、数据逻辑性、区间合理性、原始凭证、统计台账等列为数据核查的主要内容,核查无误后方可验收通过,确保价格数据有据可查。三是强化对比审核。针对同类型企业参考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进行横向对比,对于不符合市场变动趋势的价格重点询问,避免企业长期价格沿用或上报数据有误。
强化企业培训提升业务水平。一是采取集中培训方式,对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制度的变更、基期价格调整方式、采集上报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重点讲解。二是通过微信、电话等线上辅导的方式,及时对调查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并整理问题和好的工作心得进行交流分享,同时通过发送每月工作提醒的方式,及时将上月调查中出现错误频次较高的指标问题进行分析解答,多层次、多方面切实抓好填报人员业务能力提升。三是针对企业填报人员发生变动的情况,主动进行辅导,帮助填报人员熟悉报表填报内容和平台操作流程,及时解答填报报表中的疑问,确保调查工作不断不乱。
加强调研走访筑牢数据质量。一是在日常工作中要多走多看,深入了解样本企业生产经营、出产产品和购进原料市场情况等,及时反映价格走势,准确掌握企业实际情况及填报困难,对企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二是根据各样本企业不同特点制定调研方案,在调研走访时对企业的凭证存档、台账建立等进行现场查看,直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销售策略等基础信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直接在生产车间了解产品生产流程,针对情况复杂的企业进行现场指导、填报演示,从而提高企业统计人员业务水平。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顺义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