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

江西就业援助月成效显著

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3月20日

  ■ 郑晰

  今年1月份,江西各地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加强对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力度。为了解活动开展情况,近期,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通过调研走访江西12个市县的就业部门,对200多位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脱贫劳动力、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专业退捕渔民等开展专项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各地就业困难群众对就业援助月满意度高、精准“一对一”就业帮扶成效显著、对退捕渔民“上岸”就业帮扶力度大。

  群众对就业援助月满意度较高

  江西各地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宣传、帮扶活动,调研的就业困难群众中,98.3%表示获得了就业帮扶,其中获得了工作人员上门慰问“送温暖”的受访群众占43.4%,获得了工作人员上门“一对一”了解就业需求和情况的占56.2%,得到了“就业援助招聘会”线上定向招聘岗位信息推送服务的占39.2%,由工作人员帮助落实各项政策补贴的占39.6%,获得公益性岗位工作的占40.1%。对就业援助月的帮扶政策和工作表示满意的受访群众占比达80.1%,表示比较满意的占比为17.0%,表示不满意的仅为2.6%,满意度超过97%。

  分地区来看,比如上饶市2024年就业援助月共计服务2827人次,走访服务对象1309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737人,提供职业指导1918次,提供岗位10951个,帮助1210名服务对象实现就业;九江市开展各类招聘活动289场,提供岗位数17.01万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人数3.14万余人,走访慰问困难群众6287人次,开通“点对点”包车54次,运送1541人返岗务工,送岗下乡136次,送工入企99次,与福建、广东和湖北等地开展区域间劳务协作12次。

  精准“一对一”就业帮扶成效显著

  “非常感谢我们县的就业之家,他们帮我联系了家乡的一家企业,现在已经顺利就业。”家住兴国县江背镇25岁的黄某,因家庭原因去年12月从广东省返乡,希望回乡就业,但一直未能找到合适工作。当地就业之家“一对一”帮扶就业,为他联系了当地的江西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目前黄某已经入职生产岗。

  各地就业援助月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政策,在本次活动中显著提升了就业帮扶效果。调研的困难就业群众中,已经就业的比例为79.2%,已经落实工作等待上班的比例为8.1%,成功就业比例达到九成以上。如赣州市制定“一人一策”援助计划,组织专业力量为援助对象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确定差异化帮扶举措,走访服务对象3095人次,提供职业指导5117人次,帮助1635名服务对象实现就业。受访对象赣州市章贡区某社区福利院孤儿、贫困大学生文某,由于性格内向,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在社区劳保协管员推荐和帮扶下,文某进入一事业单位实习,每月能获得2300元见习工资。

  退捕渔民“上岸”就业帮扶力度大

  “又当巡逻员,又开渔家乐,我真的没想到生活能过得这么好,比以前打渔幸福多了。”鄱阳县白沙洲乡退捕渔民范某开心地说道。范某以前打渔年收入约20万元,2019年禁捕后面临就业困难,当地就业部门帮助其成为水面巡逻人员,工资为2600元/月。此外,今年1月,范某与儿子在人社局协调下获得贷款40万元,在鄱阳湿地公园附近开了家“渔家乐”,春节期间生意较好,预计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调研的73位退捕渔民中,当前从事其他农业生产工作的占比为4.1%,打零工、灵活就业的占比为43.8%,正在从事护鸟护渔、水上清洁、安全巡查等公益性岗位的占比为16.4%,自主创业的占比为24.7%,进入企业或其他单位成为工人或办事员的占比为4.1%。总体来看,就业比例达到93.1%。

  调研显示,在退捕渔民中,48.0%享受了就业帮扶培训,13.7%享受了困难就业补贴,35.6%受益于禁捕退捕奖补金、渔业油价补贴,60.3%享受了养老保险政府补贴,21.9%享受了公益性岗位安置,8.2%获得了贷款优惠政策。94.5%的退捕渔民对就业帮扶政策表示满意。据受访对象余干县康山乡退捕渔民袁某介绍,“上岸”后他由打渔转为务农,当前种植水稻180亩,是当地的种粮大户,同时每年享受政府补贴2700元,共补贴10年。

作者:郑晰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