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7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3月12日
■ 卓建和
春节期间回福建莆田农村老家,听着熟悉的乡音,品着家乡的美食,感受着浓厚的过年氛围,我感到无比满足和幸福。正月里,我和发小们坐在院落中闲话家常,看着各自儿女追逐嬉闹、玩得不亦乐乎,想起那些当年看着我们长大的乡村长辈们,不知如今生活如何。
一旁准备茶果的堂哥说,那些长辈们都已80多岁了,政府为他们这些留守、空巢老人建设了农村“幸福院”,平日里他们相互帮助、相互关照,倒也不算孤独。我们听后立马有了兴致,让身为村干部的堂哥带我们去村里的“幸福院”瞧瞧。
堂哥一路走一路向我们介绍,村里共有户籍人口5300多人,常年在村居住的只有1200多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占了将近七成。这些老人的子女几乎都长年在外经商务工,过年时才会短暂的回村相聚。堂哥说,村里的“幸福院”在2018年被省民政厅评为“五星级农村幸福院”,是村里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幸福院”由专人负责管理,运营经费小部分靠政府财政支持,大部分靠乡贤能人捐赠,还开设有棋牌室、休息室、十音八乐室等功能室,全年无休。村里的留守老人经常会来到这里打牌、下棋、看莆仙戏、看电视、弹奏乐器等,很是热闹。“你看,现在正月里更是聚满了老年人。”顺着堂哥手指的方向,我们果然看见隔壁张大爷和房前屋后的几位大爷大妈正闲适地躺在椅子上听莆仙戏。
我们凑上前向张大爷他们拜年,老人家喜笑颜开地回应我们。一听我们是来参观“幸福院”的,更是热情地起身为我们讲解。张大爷今年80岁了,从60岁开始领取农村养老金,他的两个儿子平时都在外地工作,他便以“幸福院”为家了。张大爷说,“幸福院”主要是针对这些生活能自理,有娱乐需求的老年人,至于那些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目前还是以子女照顾和专业护理院照顾为主。对于个别家庭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政府也会兜底保障,采取经济补助或安置在公办养老院的方式进行养老。说到此处,张大爷对“幸福院”又是夸赞了一番,言语间透出满足感。
从“幸福院”出来,我们对如今的农村养老方式有了新了解。据堂哥介绍,地方政府还为像张大爷这种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统一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将老年人意外伤害身故、伤残理赔额度提高至10000元,大大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
春节期间热闹的一天在我们的参观和交谈中拉下帷幕。夜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年老后回到老家,住进了家乡的“幸福院”,和儿时的伙伴们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