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部门积极组织开展社情民意调查
版次:02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3月10日
■ 本报记者 陆佳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人民谋福祉,这是近年来全国两会永恒不变的主题。从“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到社区服务、基层治理等百姓广泛关注的民生领域,统计部门坚持统计为民,数出于民、问需于民,在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作用的同时,始终致力于提高服务民生、服务社会、服务决策的能力,积极开展社情民意调查,汇聚民智民意,传递百姓心声,交上一份党和人民满意的沉甸甸的统计答卷。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社情民意,承载着群众对未来的热切期待,被视为百姓民生风向标,也是了解民意、倾听民声的窗口。
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在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有关权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国家统计局为更好察民情、听民声,规范全国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培育民情民意调查品牌,强化民情民意调查的公益性和公信度,特别申请“12340”为全国统计系统社情民意调查专用号码。通过“12340”可以快速收集人民群众对公共事务的意见和态度,及时反映百姓的期盼与诉求。
为及时掌握全省消费者信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更好地反映消费者对就业形势、家庭收入的当期感受和未来预期以及当期消费意愿状况,河北省统计局利用“12340”,分季度开展全省消费者信心问卷调查。通过认真分析调查数据,撰写分析报告,对当季全省消费者信心情况进行汇总,并在优化阶段性稳就业政策、强化助企纾困措施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把民生热点、困难问题等真实准确的情况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广东省统计局在圆满完成全年社情民意调查项目的基础上,还自主创新开展了百名企业家信心调查、百名统计学(专)家信心调查、21个地级以上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公众生态环境和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工作、广东省级机关单位和广东中直驻穗单位群众满意度评价调查、广东省委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工作等7个地方调查任务,为各级党政部门决策提供重要统计数据支持。
2023年,北京市统计局聚焦首都城市治理和社会民生诉求开展8项调查,完成样本数量76890个,充分发挥“以数辅政”作用。围绕首都高质量发展、首都城市治理、平安北京建设等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老旧小区改造民意调查、居民生活“五性”调查、智慧城市及数字生活调查、北京市群众安全感调查等多个调查任务,为科学决策提供统计数据支撑,为各区各部门推动相关工作提供助力。
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参考的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还为相关厅局单位提供营商环境相关材料20余次,助推交通厅就6个方面提出优化营商环境具体的改进措施,为司法厅开展“改革攻坚提升年”工作提供相关数据支持。此外,广西局不断推进品牌建设,使广西民调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明显提升,数据质量及工作专业性、严谨性、规范性受到广泛好评和一致认可,社会效益成效显著。
传递民情的“双向奔赴”
语当其时,谏当其用。在做好社情民意调查、正确研判经济形势、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出谋划策方面,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系统充分发挥机动灵活、快速高效的“轻骑兵”优势,聚焦经济运行中新情况新问题,从重点民生保障事项中发掘百姓需求,积极做好重点民生调查。
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2015年年底,国家统计局浦东调查队首创统计系统社情民意工作,将生动鲜活的调查案例结合科学严谨的统计数据,以“小建议”解决“大问题”、以“小切口”惠及“大民生”,切实为党委、政府察民情、暖民心、汇民智、聚民力作出新贡献。
“为什么小区门口垃圾厢总是污水外溢?”
“基层建议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合力破解业委会成立难、运作难问题”
“暑假来临、带娃难问题凸显,市民群众急盼更高质量暑托服务”……
打开浦东调查队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群,一篇篇充满温度的社情民意信息,彰显着信息员为民服务的“大情怀”。
承担信息采集工作的是一支退休老干部队伍,还包含了村居委干部、普通市民。作为社会志愿者,他们从未把自己当成“外人”,以“畅通民意、为民发声”为己任,不断奔波于基层收集民情民意,搭起政府与百姓之间桥梁。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都有他们调查的身影;处暑寒冬,不能阻挡他们外出调研的脚步;小至居民小修小补,大到社区治理,都是他们关心的目标。老党员、老干部,退休不褪色,离职不离党。
拓宽统计服务新领域,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浦东调查队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完善社情民意工作制度,强化委办局联动机制,扩大民生调查覆盖面,致力于打造社会力量参与统计民生调查的范本。近年来,浦东调查队在持续关注热点、反映民生的基础上,围绕服务地方政府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形成了一批精品化社情民意调研成果。据统计,浦东调查队平均每年编发社情民意信息20余篇,其中,新区两办及市级录用近20篇,收到区党政部门回复及领导批示占比50%左右,不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找准群众“急难愁盼”
“在四川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文件准备过程中,四川总队发挥自身优势,撰写提供的研究资料为文稿起草提供了支持,衷心感谢四川总队的大力支持!”这是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改革办)专门向四川总队发来的感谢信。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围绕春耕备耕、城乡融合、企业营商环境等民生热点形成《春耕备耕有序推进 存在问题还需重视》《农民工市民化——高质量“城乡融合”的自变量》《我省民营制造业企业发展问题困难及期盼建议》等多篇报告,在积极服务宏观决策,帮助纾难解困方面作出有力支持。
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紧盯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问题,剥茧抽丝,挖掘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增强分析材料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性,努力找准群众的“急难愁盼”。2023年主动开展专题调研、快速调研127项,覆盖居民14万余名,企业8000余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300余条,在一次次实地调研中,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准民意脉搏,多篇调研报告进入决策视野,推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安徽滁州调查队、舒城调查队、阜南调查队等市县调查队围绕民生关注重点热点,结合当地实际和地区特色开展了一系列统计调查,形成《滁州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较好 提质需持续发力》《舒城县“归雁经济”暨返乡创业情况》《阜南县居民体育消费持续扩大,全民健身风潮渐起》等多篇调研报告,及时关注民生反映民意,为服务宏观决策、服务民生、服务安徽高质量发展贡献统计力量。
除此之外,多地立足实际,不断创新,积极推进地区经济社会民生稳步前行。
四川总队与重庆总队联合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生经济监测工作机制,编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生经济数据资料,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统计局为助力营造合作区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提升琴澳居民及企业在合作区生活、发展的吸引力,于2022年开展了首次琴珠澳三地社会民生调查,就群众及企业在合作区居住生活、就业创业的堵点痛点进行深度分析;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在调查中创新应用现代化5G信息技术,在原有调查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了AI智能机器人语音调查功能,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成200席AI智能机器人呼叫系统。在针对调查内容多样、逻辑结构复杂、调查对象多元的项目,采用综合调查法实现数据交叉结果印证,确保调查数据质量真实可信,更好地服务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服务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统计系统上下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服务民生的职能作用,围绕服务宏观经济治理和稳定经济大盘,跟踪百姓关心热点、社会关注焦点,发挥统计调查的优势,深入挖掘利用各项调查结果,力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特点新变化新趋势,传递民生民情,在社会公众与党和政府间架起“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