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带动相关产品和行业蓬勃发展
版次:01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2月27日
本报讯 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提供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相关产品竞争优势稳固,生产和出口在上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新三样”产品生产表现亮眼,带动上下游相关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产量较上年分别增长30.3%、22.8%、54.0%;其中,12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14.1万辆,创单月产量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3.7%。同时,“新三样”有力带动上下游相关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充电桩等产品产量较上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新三样”产品所在行业增长快、效益优。2023年,“新三样”产品所在的锂离子电池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和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3个行业合计产值较上年两位数增长,远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合计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而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比上年下降2.3%。
“新三样”产品出口突破万亿元。据海关统计,2023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金额为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较上年增长29.9%,为稳外贸基本盘发挥有力支撑作用。其中,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领跑“新三样”,全年出口数量为177.3万辆,增长67.1%,出口金额为2946.5亿元,增长80.2%;锂离子蓄电池出口金额为4573.6亿元,创2015年有数据以来年度新高,增长33.6%。
“新三样”产品产量东部占比大,中西部增长快。分地区看,2023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国比重均接近或超过六成,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中部地区在湖北高速增长的带动下,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较上年增长超4倍;西部地区在陕西、四川、内蒙古3个省区的带动下,太阳能电池产量较上年增长近1倍。
民营企业是“新三样”增长主引擎。2023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产量均较上年两位数增长,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增长贡献率分别超六成、七成、八成,引领作用明显。
2023年,我国“新三样”相关产品和行业加快生产、加速出海,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但也要看到,贸易壁垒增多、国际竞争加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增加等问题逐步显现,制约行业健康发展。下阶段,仍需在政策上持续发力,进一步释放“新三样”相关产品增长潜力,强化相关行业发展统筹布局,为持续提升“新三样”产品全球竞争力保驾护航。曾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