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民营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多项指标逐步改善

版次:01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2月26日

  本报讯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提供数据显示,2023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民营经济持续恢复,多项指标逐步改善,对整体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营工业企业生产增速回升。2023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1%,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从月度看,12月份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增速连续3个月回升。从季度看,一、二、三、四季度,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1.9%、3.1%、4.9%,下半年以来回升态势明显。

  ——民间项目投资保持平稳增长。2023年,受房地产深度调整影响,民间投资整体有所下滑,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民间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9.2%,增速与上年持平,比1-11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14.2%,快于全部基础设施投资8.3个百分点。制造业民间投资较为活跃。2023年,制造业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9.4%,快于全部制造业投资2.9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民间投资分别增长30.1%、18.0%、10.7%。

  ——民营企业进出口支撑作用增强。2023年,民营企业进出口额223601亿元,同比增长6.3%,快于全部进出口增速6.1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3.5%,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外贸主力军地位更加巩固。

  ——民营企业效益逐步改善。2023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0.6%,8月份以来持续改善;利润总额增长2.0%,好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企业经营效益持续回升,有利于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促进经济循环持续好转。

  分析认为,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制约仍显,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加之民营企业以小微型企业居多,主要集中在中下游行业,抗冲击抗风险能力偏弱,订单不足、资金紧张等生产经营困难较为突出,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仍需努力。下阶段,要进一步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破除民营经济市场准入壁垒,拓展民营企业投资空间,切实解决企业主体生产经营实际困难,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动力,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周文朋

作者:周文朋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