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6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2月22日
■ 汪辉
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23年湖北武汉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6.15千公顷,总产量91.19万吨,单产6239.55公斤/公顷,增幅分别为0.50%、1.46%和0.95%。
夏粮稳中有增
2023年全市夏粮播种面积12.11千公顷,同比增长2.19%;总产量3.49万吨,同比增长3.12%;单产2879.50公斤/公顷,同比增长0.92%。其中,小麦面积10.87千公顷,同比增长1.88%;产量3.15万吨,同比增长2.88%;单产2892.89公斤/公顷,同比增长0.99%。
夏粮面积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各级政府大力整治撂荒地,在市级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各区辅以配套资金,对撂荒地整治予以补贴。另外,通过土地流转扶持农业种植大户进行粮食种植,积极实施油菜轮作试点项目,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油菜适度规模经营进行补助,不少种植大户在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的同时增加冬小麦种植,全面提升种植效益。此外,气候条件总体适宜,收获期天气晴稳,病虫害防治有力,农技服务到位确保了夏粮增产。
早稻单产增长
2023年全市早稻播种面积14.38千公顷,同比下降2.05%;总产量8.53万吨,同比下降0.41%;单产5927.76公斤/公顷,同比增长1.68%。
早稻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结构的调整,另外受劳动力不足的影响,部分农户改种中稻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早稻面积减少,进而影响早稻总产量下降。2023年武汉市早稻生长天气条件总体优于往年,较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早稻单产增加创造了有利条件。早稻病虫总体发生危害较轻,通过组织开展病虫防控,提升病虫防治效果,推广早稻优质品种,有效促进了早稻单产稳中有升。
秋粮增产丰收
2023年全市秋粮播种面积119.65千公顷,同比增长0.65%;总产量79.17万吨,同比增长1.59%;单产6617.15公斤/公顷,同比增长0.94%。其中,中稻(一季晚,下同)面积73.56千公顷,同比增长0.66%;总产量58.80万吨,同比增长1.15%;单产7993.57公斤/公顷,同比增长0.49%。大豆面积10.22千公顷,同比增长4.23%;总产量1.86万吨,同比增长24.40%;单产1819.37公斤/公顷,同比增长19.35%。
中稻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结构调整,由于早稻、双季晚稻种植面积减少,调整扩大了中稻种植面积。另外,2023年全市新增高粱面积1.96千公顷,分布在江夏区、黄陂区、汉南区、洪山区等4个区,通过撂荒地整治和旱地流转,利用“订单式”产销模式引入农业经营公司、专业工作社等经营主体开展种植,对秋粮生产起到了有力补充。秋粮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整体气候条件较好,长势好于2022年。相较于2022年同期长时间高温干旱少雨的极端天气,2023年仅在8月上旬到中旬出现短暂干旱天气,连续高温热害天气情况较少,持续天数也不长。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强化病虫害防治,保障了秋粮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