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2月04日
■ 张锦花
居民消费价格调查数据审核是根据“三定一直”和“即采即审即报”的工作要求,对采价日当天采集上报的价格数据进行检查、核实、对比、评估、修正等操作。数据审核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客观因素非常多且复杂,因此统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经验积累和勤于思考,提高数据审核评估水平。笔者认为, 居民消费价格调查数据审核需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注意准确反映季节(时点)性规律。季节性因素不仅对鲜活类食品价格会产生影响,对衣着、出行、家庭服务、接触性消费等均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日常应注意总结不同季节(时点)相关分类价格的波动规律,做到心中有数。例如青岛,旅游淡旺季区别明显,审数时要注意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旅行社收费、在外住宿等旅游相关分类在对应时间段内的价格波动是否符合规律。
二是注意准确体现地域性特点。通常情况下,内陆和沿海、南方和北方城市的居民,在生活习惯、传统习俗、饮食偏好等方面不尽相同。日常审数时除了要在不同采价点间进行横向对比外,还要兼顾相邻同类型城市数据情况进行区域性对比。如山东半岛沿海地区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四个城市在日常生活习惯和换季时间上较为接近,因此在相应季节,部分规格品价格变动趋势应一致或接近,审数时如发现某规格品价格发生较大波动,可参考临近同类型城市价格数据评估准确性。
三是注意关注突发事件影响。强降水、高温、寒潮等恶劣天气对鲜活类商品生产、储运环节会造成较大影响,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大型国际会议等也会对商品调运和市场供应产生影响。因此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注意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并与相关部门做好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消费市场相关商品供应和价格变动情况,结合调研结果审核评估数据,确保真实反映情况并及时上报。
四是注意关注官方及行业政策调整。医保改革、车险改革,医疗服务、教育服务、水电气暖、成品油价格调整等官方或行业的政策变动对相应规格品价格会产生影响,同时,此类规格品的采价方式一般多为行政记录辅助采价。因此日常要注意定期搜集整理行政记录采价依据,以教育服务收费为例,学校通常会在六七月份公示新学期收费标准,此时要注意与采价点联系人加强沟通,搜集好价格凭据,到九月份开学时及时准确反映价格变动情况。
五是注意提前测算指数反向评估原始价格数据。一般来说,每月15号过后,多数分类已完成1次采价,机票、住宿等采集预售价格的规格品也已完成全月数据采集,此时可提前测算指数,通过测算指数情况进一步对原始价格数据进行审核评估。把工作做到平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避免攒到月报期间因时间紧张而无法细致全面进行测算指数。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测算指数时需要把上月过录过来的无效数据删除,保证测算数据的准确性,在正式月报时一定要将测算数据删除再进行正式测算。
六是注意与历史数据对比关注长期走势。业务人员在数据审核时一定要有长远性考虑,理论上说每一笔价格数据都会影响到自本月起到下年当月的连续13个月的指数。因此在做数据评估时要充分考虑到当月、下月、下年同月情况,以及价格数据对今年的新涨价因素和明年的翘尾因素影响,切勿只考虑当月环比而忽略对未来指数的影响。此外,在审核鲜菜鲜果这种特殊分类时,还要注意跟基期年比对,评判价格波动规律是否正常。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