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1月15日
■ 曾嘉敏
每年度的初始化工作是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工作的重要内容,完成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全年数据的代表性。笔者基于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工作实践,浅谈做好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年度初始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根据基层反馈,年度初始化工作存在整体上时间紧任务重,在样本调整设置过程容易出现规格品数量不足、归类放置错误、计量单位不符合制度要求、共享关系设置错乱等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好年度初始化工作。
提前谋划方案,确保有序推进。一是做好日常台账规范管理。规范的日常台账有利于年终时对采价点和规格品的梳理,也有利于利用辅助程序对更换采价点和规格品信息进行批量转换,日常应及时开展采价点和规格品更新维护工作,并规范记录台账。二是提前部署,倒排计划。提前在上年底进行谋划,结合年内规格品更换、数据质量自查和基层基础调研等工作记录,在采价点和规格品一览表整理标明出需要调整的采价点和规格品条目,制定年度初始化工作时间表和任务清单,确保工作按计划推进。
科学运用工具,快速选定规格品。一是利用函数公式,快速设置规格品。商超的规格品数量占比较高,是年度初始化工作的重难点之一,在调整规格品时利用VLOOKUP函数,可快速选定2个以上超市共有的商品。具体为,提前与报价员联系,获取商超系统导出的卖场商品清单,利用商品条码的唯一性特点,筛查出2个以上采价点共有的规格品,再对利用Ctrl+F快捷键查找需要的产品,即可快速选定规格品,有效减少人工比对的工作量。二是利用转换程序,高效完成设置。由于商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年底需要调整的采价点和规格品数量及价格补录数据较多,传统做法需要在CPI20程序逐一手动进行设置,过程繁琐且容易出错,建议充分借助换年转换程序,通过EXCEL文件将采价点和规格品数据等导入库文件中,使其能够被CPI20程序识别使用,实现采价点、规格品、补录价格等一键导入,能够减少手动录入差错,缩短程序设置环节的时间。
加强检查核对,落实制度要求。一是对照制度要求,检查指标准确性。在完成初步调整且在导入程序前,增加对调整表的审核校对次数,通过交叉互审甄别新旧年度一览表差异,对照目录、最新制度等要求检查各基本分类的规格品数量是否达到规定的最低要求、规格品的放置归类是否正确、计量单位是否符合标准、规格品信息是否一致,补录价格是否准确等,避免多次修改重复导入文件使程序运转错误,从而影响初始化进程。二是加强数据审核,做好上报工作。加大采价日数据审核力度,重点关注各规格品的环比、波动幅度,对于价格波动异常的数据重点核查,及时与采价员沟通核实,排查1月上报价格及补录价格资料是否有误,确保新年度价格数据有效衔接。加大试报数据审核力度,按要求做好1月份最新采价数据汇总,重点关注环比涨跌超过3%、同比涨跌超过10%的基本分类,上报前按照“专业人员、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三级联审制度,审核评估指数变动趋势,确保基础数据准确无误。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河源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