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局高效开展企业电子统计台账综合试点工作
版次:01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1月12日
■ 本报通讯员
侯新颜 张伯承 周琼
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是连接企业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的桥梁,是统计信息化、智能化的重要手段,是重要的统计基础工作。如何推进企业建立电子统计台账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一直是湖北省统计局的工作重点。自2022年4月起,湖北省省级企业电子统计台账综合试点工作陆续在黄石市大冶市全面铺开……
日前,从湖北省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推进会暨企业电子统计台账现场会上了解到,试点任务推进顺利,已全部完成“四上”企业和有条件的“四下”企业软件安装使用,其中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将为后续在全省推广提供帮助。
高层级策划 高标准启动
大冶统计人深知,一项工作,尤其是尚无人探寻的新工作领域要想突破快、铺展开,上级领导亲自挂帅是有力的“助推器”。
承接全省企业电子统计台账综合试点任务以来,大冶市统计局一班人积极研究工作方案,多次向分管市领导汇报工作,积极争取上级领导的理解、重视和支持。“接到试点任务以来,我们局里上下都非常重视,感觉压力比较大。那段时间,重点工作都围绕这项任务展开。局领导更是多次带队到市里汇报工作,局里也反复研究具体方案。工作突破是在2022年4月,市政府召开了一次常务会,专门研究这个事情。”大冶局闵清洲回忆到。闵清洲所说的常务会,是大冶市2022年4月30日召开的市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在那次会议上,大冶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辄亲自主持,要求与会单位高度重视试点任务,全力配合,确保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可推广、可复制的“大冶经验”。也是那次会议,要求市政府办公室尽快拿出《大冶市开展企业电子统计台账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为试点工作顺利铺开定了调。
接下来的工作顺利了不少,试点工作也进入了快车道。2022年5月,大冶市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全省综合试点工作动员会如期召开。市里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落实试点工作;制定了《大冶市企业电子统计台账综合试点工作成员单位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设工作组职责》,抽调5人专职专班开展试点工作;市财政单独编列了专项预算100万元,共同形成了组织领导“一专班”、宣传动员“一点通”,指导措施“一揽子”、实施推进“一幅图”、多级联动“一盘棋”、完善软件“一本账”的试点工作格局。
顶层设计和人员组建完成后,试点工作进入了实战环节。“那个时候,我们局联合各个行业主管部门进行集中走访,深入到各个试点企业现场,面对面与企业进行沟通讲解,破除疑虑、宣传政策、激发信心。这很有效果。但还不够,我们还举办了培训班,下发了通知,发放了告企业一封信,利用新闻媒体去宣传,共同调动企业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事情。市里面的氛围烘托营造起来了,企业也都动员起来了。”大冶局副局长周琼笑着说道。“同时啊,市政府特别重视,把试点工作推进情况纳入了统计工作年度考核任务,并且与乡镇统计中心评先评优挂钩,要求各个乡镇每周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并要求乡镇把企业安装软件、导入数据的详细情况记录好、保存好,作为资料数据。我们局也经常联系市经信、发改部门,相互通报进展情况,搞好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创新工作方法 激发试点活力
机构搭建了,路线绘就了,人员齐备了,氛围营造了,试点工作开始向纵深挺进。接下来,为进一步提高试点效率,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更好形成一批可复制的有益工作经验,大冶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并将自身试点工作实战环节的主要做法归纳为五个“棋子”。
——试点先行探“路子”。根据分步分批开展试点的思路,结合各行业企业经营特点进行研究,选定第一批试点企业50家,覆盖工业、批零、住餐、房地产、建筑业、服务业等专业,兼顾“四上”和“四下”企业,兼具各区域代表性,为不同行业企业电子统计台账的全面推广提供有益参考。
——优中选优搭“台子”。反复对比论证,选定一家第三方软件公司开发的电子统计台账软件作为基础软件平台,在该软件平台前期实践工作基础上,创新开发了“四下”单位和限上大个体手机版、电脑版、网页版电子统计台账软件,以及农业电子统计台账小程序试运行版,为台账工作的铺开推广打下数据运行平台基础。
——多样培训教“法子”。采用线上直播培训、线下实操培训、实地剖析观摩培训、全覆盖现场培训等多种方式推广普及企业电子台账应知应会知识;将安装操作视频、操作手册、常见问题解答等内容发布到专题网站,方便企业随时下载查看,确保每家单位能够自主选择和正确使用企业电子统计台账软件。
——创新模式谋“点子”。为探索企业电子统计台账高效推广组织模式,创新开发设计“湖北省企业电子统计台账”专题网站,为企业搭建一个可以反复登录下载、自主学习反馈、随时在线在场的工作大环境,为企业自主学习、下载、安装、答疑、反馈等提供便捷服务。在实施全覆盖过程中,创新采取“视频教学先行、企业自主安装先试、统计全程指导、软件公司专班协助”的高效组织模式,通过专班专职推进,有效提高了企业电子统计台账的安装使用质效。
——跟踪督导开“单子”。建立试点例会机制,分析和研究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深入查找制约试点工作的问题和不足;建立交流沟通机制,定期走访试点单位,邀请企业代表座谈,了解企业在电子台账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共同研究破解制约试点工作的短板瓶颈。
推出的这些方法,很受试点对象的欢迎,也成为大冶局推进工作的宝贵经验财富。据大冶局局长张伯承介绍,“通过这些实践举措,企业普遍觉得,参与试点工作接得到地、摸得着边、握得住力,不是虚无飘缈,不是踩棉花、没人管,企业配合起来难度小、方法明、工作顺,因此工作推进非常顺利。同时,省局、市局对我们这些经验的高度认可,也使我们倍受鼓舞。”
基础工作共建共享 着力激发企业动力
开展企业电子统计台账试点工作,不仅是推进统计数据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转变的创新探索,也是万千企业利益攸关的大事。对此,湖北省局、黄石市局明确要求,不能给企业新增负担,而是要切实为企业减负,更好帮助企业利用互联网优势和数字化手段,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增进企业效益。实际工作中,大冶局工作人员通过长期深入企业督导企业电子台账软件建设,助推企业台账信息化建设,让企业管理从实打实的迭代变化中体会到了数字化提效的魅力。
——采集“一张网”,数出有据,数出有源。电子统计台账通过可溯源的数据采集方式,从时序上完整地记录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有助于企业真正形成一条从原始数据、统计台账到统计报表的数据生产链,增进管理成效。
——迷你“一张表”,概念精准,数据精确。电子统计台账通过统一表式,有效减少统计人员因对制度方法、指标含义的理解偏差及人工失误而造成的误填误报,提升工作效率。
——轻松“一点通”,数据保鲜,企业减负。自动化转换和数字化留档,减少了工作步骤,降低工作负担,让企业看得着效益、尝得到甜头。
试点企业认为,电子统计台账有效减少了申报负担,使企业迈入了数据“保鲜”、企业减负的发展新阶段。大冶市融通高科企业统计员感叹:“原来企业台账都是人工录入,一般需要3个小时左右,还容易发生数据差错。现在好了,数据转换和一套表录入速度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节省了好多功夫,还不担心出错。”“过去在网页上花费半个小时的数据填报,自从有了电子统计台账软件,就能一键生成,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人工效益。”大冶市劲牌企业负责人欣喜地说。
目前,湖北局已进一步明确,要在前期取得有益经验基础上,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推进,认真做好总结宣传,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在全省加快全面推广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建设工作,切实达到为工作夯基、为企业减负、为湖北统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