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4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4年01月05日
■ 翁有坚
单位搬新址,整理资料柜时不经意间翻到几份已发黄且有些破损的统计过录表(把单一调查的内容,记录到一张一览表中,这张一览表就叫过录表),看到这些报表,记忆不由自主地被拉回到30多年前:当时,很多汇总表的生成都是通过手写数据到统计过录表上,然后再一项一项加总,最终形成综合表。
记忆中,汇总数据量较大时,经常为过录表中的汇总数据对不上而一遍遍地核对、一次次地计算,甚至因为赶时间核数据,废寝忘食加班到深夜。
虽说那时的电脑也能处理一些汇总表,但在电脑不甚普及且大家对电脑知识了解甚少的那个年代,电脑远远不能满足当时工作的需求,很多汇总表还需要进行手工汇总。
因此,承载着手工汇总功能且能减轻不少工作量的统计过录表便应运而生。
统计过录表,类似现在的电脑制表汇总,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需通过手工制表、取数和汇总,后者则通过电脑来处理。由于统计过录表已事先在印刷厂印刷成册,因此,我们在进行手工制表时,只需在已印刷好许多横线的纸上根据汇总报表需要画好竖线设置好宾栏指标,再在主栏填写好指标,表头写好表名、计量单位等,一张完整的空白汇总表表样便可生成,然后把纸质报表数据手写填入到相应的格子中,再通过计算器或算盘进行加总就可完成一张汇总报表。如需要多份,可在统计过录表下放张垫入誊写纸,在最面上的那页纸上书写,便可生成多份一模一样的报表,效果类似现在复印机的复印。
记得当初,统计过录表中的汇总数据上下不平或左右不符,是否因手写还是加总错误所造成必须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种现象戏谑为“抓乌龟”。所谓“抓乌龟”,其实是指“钩稽”,是把会计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常用的一个术语在统计中的应用。如果我们摘抄到统计过录表上的数据有错,或计算加总时有误,都会造成上下钩稽或左右钩稽不等,而只有两方保持平衡才能说明通过过录表汇总出来的数据准确无误。
统计过录表工作看似简单,但很考验人的耐心细致,要仔细做好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认真记录每一笔数据,认真加总每一笔数据,才能认真做好每一张过录报表,否则就得去“抓乌龟”。甚至因为修改过多,不得不将过录表作废而重新制作,其中的悲催只有当时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统计在飞速发展。通过统计过录表进行手工汇总的时代终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是电脑汇总。原来繁琐的过录数据可以完全交给电脑进行取数处理,且汇总出的报表数据又快又准,再也不必担心过录数据时缺“点”少“数”、汇总数据时上下不平和左右不符等情况的发生。电脑汇总代替过录表汇总不但解放了我们的双手,而且让我们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数据分析和写作,出更多的统计成果。
统计过录表见证了昔日统计的历史,也彰显了今日统计日新月异的发展。不管是当初的统计过录表,还是如今各式各样的统计汇总表,每一张报表的背后都蕴藏着无数统计人默默的努力,每一张报表里的数据都让平凡的统计岁月变得活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