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5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3年12月14日
本报讯 “四上”法人单位是现阶段我国统计工作实践中对主要经济指标达到一定规模、限额或具备资质的法人单位的一种通俗称谓。“四上”法人单位数量不多,但其经济总量大,是地区经济实力的具体表现,也是拉动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收入、解决劳动就业的主要载体。近年来,山东各级各部门持续推动鼓信心、稳经济、促发展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省“四上”法人单位数量持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体现了山东经济承压运行韧性强的特点。
——“四上”法人单位数量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截至今年10月底,山东省“四上”法人单位数量再创新高,达到10.7万家,比2019年同期增加3.8万家,增长55.1%,年均增长11.6%。分行业看,五大行业增速呈“四升一平”态势。今年10月末,批零住餐业、建筑业、重点服务业和工业法人单位数量分别比2019年同期增长135.6%、76.2%、31.4%和26.9%;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数量与2019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分地区看,全省16市实现全面平稳增长。16市“四上”法人单位数量年均增速介于3.5%-23.3%之间,呈总体平稳、全面增长的发展特点。
——“四上”法人单位结构分布呈集聚特征。从行业分布看,近七成的单位集中于批零住餐业和工业。今年10月末,全省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和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数量分别为3.8万家和3.6万家,合计占“四上”法人单位的69.2%,占比较2019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从地区分布看,青岛等6市单位数量占比近六成。其中,青岛和济南“四上”法人单位数量超过万家,分别为15747家和13105家,集聚效应凸显;潍坊、济宁、临沂和烟台4市“四上”法人单位数量超过8000家,分别为9388家、8941家、8607家和8123家,上述6市“四上”法人单位数量占全省的59.9%。
——“四上”法人单位生产经营运行稳健、持续向好。今年1-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人均营业收入由2019年同期的124.9万元增至166.9万元,增加了42.0万元,增长33.6%。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法人单位人均营业收入504.1万元,是2019年同期的两倍。张春晓